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孩子被“成人化”了吗?

(2015-07-13 06:58:19)
标签:

育儿

儿童

成人化

点评

广秀

分类: 教子话题

你的孩子被“成人化”了吗?


   你的孩子被“成人化”了吗?

【新闻聚焦】

据辽宁卫视报道:哥伦比亚5岁女孩丹娜·戈麦斯教化妆的视频在网络爆红,点阅人数已经超过百万。在视频中,年仅5岁的小丹娜熟练地使用着睫毛膏等化妆品,告诉人们如何描眼线、打粉底、画阴影,可以使脸显得小些,鼻子显得挺些。甚至还打造了“情人节专辑”,讲授怎样化妆更能抓住男人的心,其专业程度不亚于成人……。

【网友质疑】              

1.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只是孩子为什么我们让他们在还没有准备好时,就走人成人的世界网友:山高我为峰;引自辽宁卫视报道

2. 小孩子这么小,天然美才是真的美,化妆会更成人化,失去了他们原本的天真,我觉得不好。网友:一缕风清云;引自辽宁卫视报道

【媒体关注】

     关于儿童成人化的新闻不断地冲击着公众的眼球:上幼儿园的小姑娘趁母亲不注意偷穿母亲的高跟鞋,对着镜子“描眉画眼”,告诉母亲她要化成“武媚娘”那么漂亮;一年级男孩给心仪女孩写的情书被曝光:“妞妞,你跟我结婚吧,我让我爸给我们买一套房。”三年级女孩在作文中写道:“公主与前男友有了孩子,王子帮她打胎,最终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信息的多元化、资讯手段的先进,使现在孩子见识的东西很多,审美、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意识都较以前的孩子更早成熟。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还未同步发展,面对各种纷繁芜杂的信息不知如何筛选,更不知道如何拒绝成人世界中的某些观念和言行。由此,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人社会诸多负面的东西便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孩子纯洁的心灵,加速儿童的“成人化”进程。有人因此感叹:当今社会,已经不允许一个人有太长的童年了你的孩子被“成人化”了吗摘自:儿童成人化:孩子的童年变形记[J ]. 家庭百事通,2015.7

【广秀点评】

     儿童成长不“加速”你的孩子被“成人化”了吗?

儿童极具模仿性和可塑性,易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因为这样,儿童成人化在中国由来已久。就以鲁迅先生的散文佳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私塾里,年幼的孩子白天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读的是诸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之类生涩拗口的文字,很多成年人未必懂,年幼的孩子不但要囫囵吞枣,还需死记硬背。否则就可能被先生用戒尺打﹑罚跪等。这种无视儿童天性的刻板无趣的成人化教育逼得孩子过早成熟。

如今,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孩子课业负担的繁重,使得很多孩子放学后困守斗室,缺乏与同龄孩子嬉戏游玩的时间和空间,活泼好动的天性被压抑,少许空闲也多与父母﹑电脑和电视为伴,所以,他们更多的是从父母,从互联网、影视剧、流行歌曲和时尚文化中汲取养分。因为影视作品和网络媒体更多的是面对成人制作,良莠不齐。儿童缺乏辨识和选择能力,所以,他们在盲目追随和模仿中,出现与其年龄不相称的交际成人化﹑言语成人化﹑穿衣打扮成人化和心理成人化等一系列令人痛心的现象。

减轻儿童成人化的趋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首先,家长应当好表率,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关于这种影响,宋代思想家张载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 更有教育专家指出,在人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成分占75%以上。家长要减少儿童成人化倾向,重点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家长要注重表率作用,拥有充实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孩子面前控制不良嗜好,不要烟酒无度,着奇装异服,言语粗俗,更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玩出轨,尤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斗不止,避免孩子有样儿学样儿,沾染恶习。

第二,总把孩子困在家里,让孩子在成人世界里游走,孩子自然会沾染很多成人的习气。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跟同龄孩子玩儿,支持孩子带小伙伴儿来家里做客,孩子多跟孩子接触才能自然流露出童真的一面。

第三,家长必须限制孩子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对网络媒体和电视内容加以选择,装上屏蔽不良信息的软件,避免让孩子接触过分成人的节目;对于孩子的穿衣打扮和言行举止要把握尺度、正确引导。

第四,利用假期和节假日,家长应该多陪孩子从事户外游戏﹑运动﹑外出旅游等等,使得孩子能够亲近大自然,健康体魄,启迪心智,增长见识。

其次,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行之有效的主题班会和周会,与孩子们共同讨论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身边发生的社会现象。使得孩子不盲目攀比与跟风,懂得什么样的言行和穿戴是适合他们的,什么样的言行和穿戴是他们这种年龄的孩子所不该有的,从而能够辨是非,识美丑,穿戴得体,举止有度。

最后,社会文化和网络媒体应对孩子负责

社会文化和网络媒体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关于这一点儿,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正是现代传媒影响才使童年过早‘消逝’。”

要避免儿童的童年过早消逝,天真无邪被扭曲成“伪成人”这一尴尬而令人痛心的现象。社会各界应该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尤其是电视、网络和媒体要特别注意受众的年龄,为儿童负责,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电视广告的清理和严格限制电视剧收看的年龄,做到媒介分级,避免不良信息的扩散。在此基础上,多制作活泼有趣,寓教于乐的儿童节目,多为儿童提供优秀的读物,用优秀书籍和节目滋养孩子的心智,保护童真和童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注:《儿童成长不加速》已被《家庭百事通》杂志2015年第7期刊发,请尊重杂志版权,未经许可,勿擅自转发与引用。

 成功男人的原配为何多容貌平平

 

 

 

 

  特别推荐:

                                   好家教培养好孩子 你的孩子被“成人化”了吗? 

    

悔不该把年幼儿子交给婆婆带

 编辑推荐:

 

    "坏家教会毁掉一个好孩子,好家教则会拯救一个坏孩子。”

      好家教培养好孩子容贴近现实,案例源自生活,内容紧扣亲子、育儿这条主线,对问题类家庭关系的讲解极为透彻,一个个案例下来,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症结所在

 

               

                                         

              怀孕三个月,老公出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