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广秀答疑父母离异原生家庭阴影 |
分类: 说男道女 |
车老师:
我是不是患上一种心理疾病,总爱逃避问题,请帮帮我。
我从小就是一个懂事、听话、乖巧的女孩,家里长辈都非常疼爱我。可是,5岁那年我的父母离婚了。听外婆说,和妈妈的婚外情有关,当时妈妈很想挽回,爸爸碍于男人的面子和自尊,死活不肯原谅她,坚决要离。
妈妈愤然离婚后,只能跟着让她出轨的那个男人生活。那个男人很没用,很不成器,没有一点点担当,连两个人的生活都成问题。妈妈一失足就成了千古恨。她恨透了我爸,觉得他不可原谅。
爸爸离婚没多久,就娶了个比他大七岁的女同事,那个女同事自己有老公,却爱慕着我爸爸,看到他离婚了,她也不惜离婚再嫁。爸爸觉得她会做家务,比起我那贪玩又不做家务的妈妈要好得多。这样,那个女同事就成了我的后妈。
后妈对我不好,表面上却做得比亲妈还要好,父亲似乎很“怕”她,特别听她的话,现在想想,父亲真的很窝囊,他从来没有像个父亲一样的保护过我,还要我管后妈叫“妈”;当我想亲妈要去看她时,父亲总要设法阻止,我只好偷偷摸摸去看。
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发生婚变,我父母的性格很适合做夫妻,完全能经营出一个美满的家庭。父亲会做家务,细心体贴,为人热情,为他人着想,有上进心和责任感,离婚前,他本已计划好去国外打拼,因家里出了事才不得不放弃,他对我说,是我母亲毁了他的一生;母亲是个心软﹑善良﹑仗义﹑又豪爽的女人,和一般的喜欢斤斤计较,管头管脚,罗里吧嗦的女人不一样,但她草率的出轨毁了她的婚姻,也让她和父亲相互怨恨与敌对。
在这种家庭背景中长大的我,为了顾全父母的感受,不得不硬着头皮管讨厌的后妈叫“妈”;因为父母反目为仇,父亲阻止我见母亲,每次想见母亲,我都只能瞒着父亲。母亲知道我的处境,居然还让我对毁掉我父母婚姻的的那个男人叫“爸”,我真的有种认贼作父的感觉!成长过程充满压抑﹑痛苦和无奈。
不止如此,小时候的我琴棋书画样样会,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如果我的家庭健全,我一定会是一个很优秀的女生。事实却是,遭遇家庭变故后,我变得敏感﹑自卑,原本成绩很好的我没有考上理想大学。内心装满委屈和痛苦,却连个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
至今让我无法释怀的是,26岁那年,我遇到一位心仪的男孩,他各方面都很优秀,也很喜欢我。我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但男孩的母亲却透过介绍人说对我的学历不满意。我当时眼泪就流了下来,自尊心严重受挫。后来,我转念一想,要是他母亲知道我的家庭背景,更不会接受我,就主动提出了分手。他很难过,但我并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他至今也不知道我的家庭情况。我们分开近两年后,他还说他忘不了我,我还是坚决地告诉他我们之间不可能,尽管说这话时,我的心一直在滴血。
车老师,我不愿面对这些残忍的现实,每次想到都心痛不已,好想死去,让父母后悔没有好好爱我,可我又怎么舍得他们伤心?如今的我活得好无助,好孤独,不知该如何走完接下来的人生道路。
我愿意把我的经历公开到您的博客上,因为现代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我的情况也许能够警示父母,让他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学会为下一代考虑,而不是只顾自己的面子。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着最纯净的心灵,就看父母能否好好培养。但生活中的确有一部分父母,做出很多伤害孩子的事情却浑然不觉,缺乏自知。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让这些父母深思,懂得如何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
【答复】:
这个未必,有点绝对化思维。众所周知,家庭健全的孩子也有很多资质平平,考不上理想大学的;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有很多事业﹑婚姻皆优秀的。个人是否优秀,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原生家庭父母的婚姻状况和教子方式,而是自己的观念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我周围有很多朋友,我也知道很多名人都成长于暴力或者父母离异的家庭,但他们通过对父母不幸婚姻的反省,懂得了强大自己的重要性,致力于完善自己的人格,健全自己的内心,努力把成长的伤痛变成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基石。努力让自己和配偶成为心智健全,品行高尚的父母,结果,他们不但自己婚姻幸福,还让自己的孩子在健全的家庭中快乐成长。
盈盈,也许,我这样的答复与你预期的相反,但把自己考不上理想大学和情感不如意的责任归于父母,改变不了父母的话,你注定痛苦无助下去;就好比,一个孩子被一块大石头绊倒了,他踢打石头泄愤,大家还能理解,毕竟是孩子,不能强求他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一个成人若也如此就会显得幼稚,因为踢打石头不能挽回被绊倒的事实,却会继续付出疼痛的代价。
2. 要是他母亲知道我的家庭背景,更不会接受我,就主动提出了分手。
这句话照出你的敏感﹑自卑和极度的不自信。连试都不敢,连真正的原因都不肯说,就狠心与自己心仪的男孩分手,听任自己心在滴血。真正自信自爱的女孩不会这么做,如果男友的母亲对她的学历提出质疑,她或者理直气壮地说,学历与真爱无关,他母亲无权因为学历而否决他们的真爱,跟男友一起力争;或者下狠心在未来几年提升学历,让男友母亲无话可说。断不至于因为男友母亲一句话,就彻底斩断自以为的“命中注定的缘分”。所以,这段感情中伤害你的不是男孩和他的父母,而是你自己,是你自己觉得你的家庭背景见不得人,你的学历配不上那个男孩,是你自己先否定了自己。连你都瞧不上自己,如何去把握感情与婚姻?
可以的话,别再让思维停留在“家庭变故让你没考上好大学才不能追求所爱”上,而是多挖掘自己的优点,培养自己的自信,明确父母有父母的人生,你有你的人生,父母离异的现实抹杀不了你的优秀,你的善良和你对幸福感情的向往。而且,因为经历过,你更懂得珍惜,更有能力给所爱的人带来幸福。
当你拥有这样的自信和认知时,若那个男孩还无女友,你不妨大胆对他坦白过往的成长经历和对他难舍的爱,看看他怎么说,是否还肯待你如珠似宝,愿意为你与他父母力争。如果他愿意,就别再轻易放开他的手;如果他退却,就理解为他不是你的缘,继续自信地寻求所爱。
3. 我的情况也许能够警示父母,让他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学会为下一代考虑,而不是只顾自己的面子。
这个观点我绝对赞同,尽管原生家庭父母的婚姻状况和教子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但的确是很深很远很难防范的。盈盈正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承载了太多的委屈﹑痛苦和无奈,又缺乏把负面影响转化为正能量的能力,正处于丰美华年的她才“活得好无助,好孤独,不知该如何走完接下来的人生道路。”
为人父母者若真心希望孩子好,最好敬畏婚姻,用心经营,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示范;如果真走到离婚那一步,最好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顾全孩子的感受,设法赢得孩子对父母感情的体谅和尊重;同时鼓励孩子跟父母的新欢建立亲厚的感情,让孩子比别人多享有一份真挚的父爱或母爱。
当然,对于盈盈,我最想说的是,现在全力修复自己,爱自己,让自己具备自爱与爱人的能力,以便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配偶眼中的好妻子,孩子心中的好母亲,补足自己成长中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