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不良父母痛苦成长亲情家教反思情感 |
分类: 教子话题 |
这是匿名为“我没有未来”的女子,在我的博文《女孩子为什么要富养》下的跟帖,其中流露出来的对父母的切齿痛恨让我震惊,也让我无法漠视,特整理如下:
“我的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事业单位的人,但是对我的教育就是学习,除了学习的事其他都免谈。如果考得好,他们从不说什么,认为是应该的,如果考得不好,就先暴打一顿再说。
他们从来不关心我的其他想法和需要,对我的唯一要求是必须学习﹑再学习。只要做点别的什么,那就是老规矩——一顿暴打!12岁时,因为跟着电视里的人学跳舞曾被妈妈把左脚打骨折,还对外谎称是我出去玩把脚给扭断了。我那时就对自己说,有一天能离开那个家,我永远都不会再回去!
大学毕业后我就独自到了上海,真庆幸自己不用再回去面对他们了。因为他们对我的无情,我对他们也格外冷漠,包括对别人我也同样缺乏温情。不仅仅是这些心灵的后遗症,还有身体的后遗症,不知大家是否相信,来初潮时曾被妈妈打了我几个月,每个月例假都要被她打,竟然还骂我:“你真是过得太好了,竟然那么早就来,你还会好好学习吗?每次你都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的,我先打你一顿,看你还舒不舒服!”
我真纳闷,难道她的初潮是20岁以后来的?难道是我自己特别想来例假,特别想让身体承受来时的苦痛与折磨吗?不知各位同仁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妈?
在我读大学前,妈妈从来不给我一分零花钱,我来例假,她更不会为我买卫生巾。我偷用她的还要被骂﹑被打,我只好用卫生纸、本子、甚至包裹箱上的包装纸都被我撕下来用过,因为这些纸不卫生,造成感染。我现在每个月要花一半的工资来治我的妇科病。还不包括我老往医院跑,让同事误会我身体相当差,仿佛有很多病的心理压力。
我狠心绝不跟家里要钱,要的话,他们也不见得给。上海看病的消费又很高,病也只能拖着慢慢治。我经常担心我的病要是影响以后生孩子,那可怎么办?我甚至想好了,要是我真的怀不上孩子,我一定要去找我妈,和她同归于尽!因为,都是她毁了我!
总之,我觉得我妈是个如此没有亲情的疯女人,作为女儿被糟蹋成我这样,真的是可悲!现在,不用活在妈妈的眼皮子底下就是我的幸福了。我常常忍不住想,以后结了婚,我一定要个女儿,我一定要对她好到比同龄人都幸福好几倍。
发泄一下,请网友不要替我妈这种人说好话,什么为人父母不容易等等,我家的父母是没资格做父母的,特别是我妈!他们只给了我生命,以后要我养老,我也会尽到赡养的责任,但我同时也会对他们冷漠,因为他们也是那么待我的。希望那些有好父母的人继续幸福,别认为我对父母不孝,只要站在我的角度想想,就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恨我父母了!”
【点评】:
正常情况下,说到家,我们会想到港湾,说到父母,我们会想到温暖。茫茫人海,喧嚣尘世,家是心灵的避难所,是我们躲避风雨,释放压力,舒缓身心,享受美好生活的乐园。
但现实生活中,确有一大批和“我没有未来”一样的孩子,面对情感冷漠,心态不良的父母,面对家不成家,父不像父,母不像母的混乱,承受着家庭中各种残酷而又无法回避的的伤害,很痛苦很扭曲地成长、
因为成长的代价太过惨重,这些孩子谈家变色,想起父母就不寒而栗。家是他们心头难以言说的痛,是他们避之而唯恐不及的雷区。
“我没有未来”说:“我家的父母是没资格做父母的!”这句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和警醒。
做父母确实需要资格。不是谁都可以当父母的。没爱心的﹑不健康的﹑不理智的,不成熟的人懵懵懂懂地当上父母,却不爱孩子,拒绝承担对孩子的责任,缺乏体谅孩子的心,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将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和打骂,滥用父母的权利,将孩子伤得千疮百孔。这样的父母,怎能不让孩子切齿痛恨??
尤其是那些被父母伤得奇形怪状,成长得异常艰辛的孩子,因为亲情的缺失,他们很难拥开朗的心态,爱己和爱人的能力,很难像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那样,尽情享受快乐而多姿多彩的人生,让爱在自己和下一代的身上延伸。在漫漫人生路途中,他们注定要承受更多,背负更多,他们经常要把别人用于做事业和享受生活的时间,用来艰难地修复自己,安慰自己,给自己疗伤.......
为了生命至高无上的尊严,我特别希望:父母在申请生育之前,要接受相关部门进行的家庭教育,父母素质之类的培训,掌握一些科学的教子观念,懂得如何赋予孩子健康而充沛的父母之爱后,再去要孩子。假如父母不爱孩子,千万别草率地生育孩子;假如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一定要虚心点,好学点儿,千万不要对孩子“乱”作为,胡乱戕害。以免费尽辛苦把孩子养大,只是养了个恨你如骨的仇人!一个落落寡欢,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痛苦人!!
也许我有点危言耸听了,最后,想心平气和地对“我没有未来”说:其实,你心中还是期待未来的,你那样渴盼着婚姻,憧憬着给你的女儿完满而无憾的爱,既如此,就请将精力放在自我修复﹑自我关爱﹑自我提升上,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婚姻和孩子身上补足你的爱,释放你的爱,也享受你应得的亲情之爱。
编辑推荐:
1﹑该书案例典型,个性突出,形象生动,通俗的语言之中不乏犀利独到的见解,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一针见血。个中的专业术语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防患于未然。这本书就是一个婚恋课堂,如果你享受于花红柳绿,它会给你锦上添花;如果你沉溺于茫茫苦海,它就是指引你前行的灯塔、载你驶向黎明的一叶小舟。(新浪网友:清茶是好香)
2﹑车老师:跟您买的四本《捂着伤口还在爱》,除了自己收藏一本之外,其余三本都送人了。其中一本送给我妹,她跟老公处于磨合期,经常吵架,也因此导致婆媳关系紧张,看了你的书后,跟老公不再吵架了,懂得包容了,只要夫妻不吵,婆媳之间也没什么事了。太感谢您了!您的书对于女性读者真的很重要~(新浪网友: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