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离婚方式不当,易伤害孩子

(2009-04-29 15:45:57)
标签:

父母

离异

学校恐怖症

治疗

分类: 教子话题

              

父母离婚方式不当,易伤害孩子

 

    

 广秀:

我是一名初二的班主任,班上有一位男孩,从他这两年来的种种表现,大家都认为他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家长对此无能为力,作为班主任的我也爱莫能助,只能求助于你。事情是这样的:

2006年的三月份,这位孩子的母亲办好了退休手续,兴冲冲地去他父亲工作的地方,准备夫妻团聚,可他父亲已有了意中人,母亲发现这一变故后,当众把第三者痛打了一顿。他父亲一气之下提出离婚,他母亲为了做最后的挽留,让亲戚把他带过去,想用儿子做最后的努力,那怕是夫妻关系只维持六年(当时他正好六年级毕业),等孩子上了大学,两人再分手也行,但当父亲的铁了心,只求离婚,无奈之下,夫妻二人办了手续。

离婚后,母亲带着他回到了生活的小城,应聘在当地医院做了医生,他就近读初一。2007年的四五月份,孩子开始对学习充满厌恶,不愿到学校上学,害怕同学们知道他父母离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放假,无论是老师劝,家长逼都无济于事。当到了六月份时,他一再要求母亲给他转学,留级到另外一所中学去上,并保证说绝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母亲就托人找关系,这样他就以新生的身份来到了我带的班。

第一学期与同学相处也挺和睦。可到了第二年四五月份,也就是2008年的四月中旬又开始了间歇性旷课,我多次去他家与他交流,无论怎样劝,他一句话都不说,而且面无表情。到了514日开始又不上学了,没办法,他母亲只好用如果你再不来,就收两具尸体为要挟,逼着他父亲回来,盼望他父亲能 开导他,如果有可能就把孩子带走,期间我也配合孩子母亲给他父亲讲了孩子的情况,建议让孩子换个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谁知他父亲只待了四五天就不辞而别。无奈之下,我们又动员同学去做工作,可是他一听到同学要来的消息,不是锁着门不让进,就是自己拿着被子盖着头上不见任何人,好像非常怕见到同学。就这样一直到放假。等新学期开学了,他又求母亲让他上学,再次保证不犯这样的错,我抓住他这次又来上学的事要求他无论怎样都必须问什么说什么,同时又将他的事报到了校德育处,德育处的马老师也严肃地批评了他。

从那以后,他有所改变,至少不管你问什么他都回答。就这样又平安地渡过了初二的第一学期。平时我也尽量发现他的优点并给予表扬,以增加他的自信心。可没想到,今年刚到四月份,他就开始了旷课,先是半天、一天、两天,每天放学回到家,好像没魂一样,吃完饭就睡,好像总是睡不醒,什么也不做,心情特别烦躁,这个星期又旷了三天课,我估计又开始了前两年的情况,他母亲也觉得无奈,一再请求老师原谅,我也没办法。虽然他母亲找了心理医生,将他的情况说了,医生说将孩子带过来看一下,但他坚决拒绝,就是每天在家里待着,睡觉、看电视或者玩一会电脑,而且从不出门,只有等到周末,觉得学生都不上学了,他才和同学玩一会儿。

广秀,不知他这种情况属于什么心理障碍,怎样才能帮助他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份邮件你可以公开,我们都盼望着他能坚强而勇敢地站起来。 谢谢你!

                                                                                 小魏

【答复】:

根据小魏老师的陈述,初步断定孩子患的是学校恐怖症,而且周期性发作,即每年4-5月份他父母当初闹离婚的关键月份,他就无法自制地发病。

我个人觉得患病的原因是:父母离婚的手段过于简单粗暴,在离婚过程中,忽略了孩子正读六年级,处于青春叛逆期,自尊心格外娇嫩敏感,易受伤害的事实,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母亲央亲戚把孩子带到婚变现场,试图以孩子为砝码要挟老公,而孩子的父亲又冷漠无情,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承受力,结果,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离婚的残酷场景,心灵受到重创又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埋下了他日后无法面对父母离婚事实的隐患,这应该是诱发他患学校恐怖症的心理原因。

尤其是:他呈现出学校恐怖症症状之后,原本最能解开他心结的父母再次处置不当,都把他当包袱来推。比如:母亲以死相逼,想让父亲把孩子接走,父亲勉强来了几天,却不告而别。父母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让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不受父母欢迎的累赘,因为亲情的缺失,父母对孩子心灵的漠视,使他心理失衡,缺乏安全感,逐渐形成焦虑和恐怖情绪。无法面对老师和同学。所以,他逃避学校,厌倦学习,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

面对家庭原因导致的学校恐怖症,比较好的方法是心病心药医,即父母用理性和爱心,设法让孩子明白离婚是父母的事,不是因为他不好,也不是因为父母不爱他,父母离婚了,他依然是被父母疼爱的孩子。这需要母亲温和而理性的爱,即母亲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父亲的冷酷和变心,不要把离婚后的无助和愤怒转嫁给孩子,而是用自信和爱心滋润孩子,让孩子逐渐变得有安全感。父亲尽管身在他乡,也应负起对孩子的责任,除了按时支付赡养费外,应该通过发邮件,写信,打电话和网上聊天等途径,让孩子明白父亲对他的爱并没有改变。只有父母用理性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并且愿意在情感上真挚地关爱孩子,才能消除孩子内心的阴影。

这个孩子自制力比较强,他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除了每年四五月份敏感期容易失控之外,其他月份,基本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在他的心结没有解开之前,建议到四五月份,父母及老师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不要对他进行指责和说教,更不要逼迫他回到课堂。告诉他,他是自由的,心里高兴时,随时可以去学校,觉得不舒服了,也可以回家,不要太勉强自己。

在此基础上,母亲和老师合作,尝试一下系统脱敏疗法,有计划地使孩子减轻对学校的恐惧心理,比如开始时,每天让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短一点,哪怕坚持一节课都是成功,哪怕一周去一次学校都很了不起,对他的点滴努力都给予肯定和鼓励,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让他自己慢慢延长在学校的时间。

四五月份是让他比较痛苦难耐的日子。他心灵承受着他这个年龄难以承受的煎熬,家长和老师只有携手用温暖和真挚的关爱陪伴他,不急不躁,尊重他,循序减进,才可以帮助他顺利地走过。

等过了敏感期,他自己愿意回到学校,愿意努力适应学校生活时,可以用心挖掘他的优点,多鼓励和肯定他。建议他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多看一些启迪智慧和心灵的好书,多动员一些开朗活泼,性格外向的学生跟他做朋友,多参加体育运动,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在温暖互助的人际氛围中,帮助他完善性格,健康成长。

当然,如果他出现较为强烈的情绪反映,应该立即带他去专业的心理门诊,请儿童心理医师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及必要的药物治疗。以防范可能发生的离家出走及其他无法预测的危险行为。

 

 特别推荐:    捂着伤口还在爱-打开幸福之门的密码  
                                          

因娘家人被博士老公暴打


 

编辑推荐:

《捂着伤口还在爱》:广秀首部作品,58个真实爱情婚姻家庭个案的在线解读,点击率近六百万,让女性直接受益的博客文集。
 
内容简介:
《捂着伤口还在爱》:一本释放情感困惑的心理解码!一部完全可以改变女性婚姻关系的博客文集!希望给你一把钥匙,打开你幽闭的心锁!希望给你一把镊子,打开你困惑的心结!希望给你一个话筒,让你一吐衷曲,抑郁的心得以释放!

 

   欲了解本书内容,可点击《捂着伤口还在爱》内容简介

 

                        捂着伤口还在爱-打开幸福之门的密码        

 一念之差断送了闺蜜的幸福             

    购买此书的朋友请点击进入淘宝网=     卓越网_   13岁的儿子为啥如此冷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