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胆小腼腆性格关键期休闲 |
分类: 教子话题 |
车老师:
看了你以前一篇文章《帮儿子克服“乘车恐怖症
一般来说,孩子的性格内向腼腆,有可能是因为遗传,比如,天生抑郁质的孩子典型的性格特点就是胆小善感、孤僻心细。也有可能与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无论是哪种原因,0—5岁的孩子正处于性格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关爱孩子,教育得法,对症下药,是可以使孩子变得开朗活泼的.
下面是我针对这位母亲的问题,提供的几条建议:
一﹑在孩子面前,夫妻要和睦和谐,保持一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这种影响,.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的终身理论中明确指出: 从出生后到一岁,是孩子形成信任和不信任人格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是人一生最柔弱无助的时期,婴儿需要积极的爱和关怀。此时的婴儿如果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得到父母周到细致的照顾,就会变得自信开朗, 对人世充满信任和爱心。如果父母关系冷漠,对孩子不耐烦,很少顾及他的感受,孩子就会焦虑,自卑,胆小,犹疑,为他的不信任人格埋下隐患。
为了弄清楚发帖给我的这位朋友孩子胆小的原因,我到她的博客中看了几篇她写的关于婚姻与儿子的博文.发现以下两段描写:
之一: 最近自己老是想跟老公吵架。看不惯他的一些做法,听不惯他的一些语言就想跟他吵。有时儿子在旁边,自己也想别吓着孩子,可就是忍不住,为了自己一时宣泄的快感,让儿子害怕地哭(儿子本来就有点胆小,真不应该再让他处在这种父母吵架的环境中),想想自己真是太自私了……
之二: 对不起,儿子! 妈妈真的不想让你哭,让你伤心!原谅妈妈吧!
星期天早上,为了儿子喝奶粉的事,妈妈又跟爸爸生气了.妈妈要走,爸爸不让,拉扯间儿子瞪着眼睛在一边看.为了不吓着儿子,妈妈就不再跟爸爸拉扯.儿子走到妈妈身边开始委屈的哭出声……妈妈抱起儿子,心里真不是滋味。
从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母亲焦躁易怒的性格,父母当着孩子面进行的无休止的争吵,是导致孩子胆小怕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位妈妈应该调节心态,稳定情绪,好好和丈夫沟通,理顺婚姻关系。至少在孩子面前,俩人应保持一致,避免争吵,努力展示和睦恩爱的一面并用心跟孩子相处。这样,才能带给孩子安全感,让他变得开朗自信。
二﹑把握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多跟孩子交流,密切亲子关系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1.5--3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学习掌握各种规矩和要求的关键期;艾里克森认为一岁到三岁是自主对害羞与怀疑的时期,也是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说白了,1—3岁其实就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为了让孩子的性格健康发展, 家长一定要抽空多陪孩子,满足孩子爱和性格健康发展的需求,并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比如多陪孩子游戏,活动,散步,接触大自然,多给孩子讲故事,跟孩子对话交流,多拥抱抚摸孩子,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喜爱和赏识之情。
发帖给我的这位女子,她把孩子送到亲子园的做法是对的,但感觉她和丈夫耐心地跟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方式比较单一,为了孩子的成长,夫妻双方在业余时间应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用爱心和努力帮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也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顺利成长。
三﹑鼓励孩子多与人接触交往,尤其是与同龄伙伴多交往
交往是幼儿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对于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胆小退缩的孩子,父母要创造条件,鼓励他多与别人交往,尤其是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在交往中使他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与人相处,并逐步克服羞怯和疑虑。
建议这位女子多把孩子带到户外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或者多邀请有孩子的朋友来家里作客,让孩子有机会跟同龄的小朋友相处,只有多给孩子提供各种交往和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孩子在锻炼中获得经验,顺利成长.另外,面对孩子在交往中流露出来的羞怯,不自信,不要轻易的指责和抱怨,而是持安慰和信任的态度,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比如:她说“孩子上亲子园半年多了,老师让到前面自我介绍还是不说话”,针对这种情形,可以在家对孩子进行模拟训练,先给孩子示范一下,应该怎么说,再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只要孩子张口说出几句,就大声叫好,并鼓励他在爸爸和亲朋好友面前说,等孩子在家里可以流利自如地说时,再跟老师商量,鼓励他在小朋友面前说.使他逐渐地变得自信。
还有,针对“带他上蛋糕房买蛋糕,里面的阿姨跟他说话,他就往我身后藏.”这种现象, 应该和颜悦色地说:“这些又香又甜的蛋糕都是阿姨做的,你告诉阿姨好不好吃?你看阿姨这么喜欢你,就跟阿姨打个招呼吧,阿姨喜欢有礼貌的孩子。”“这次跟阿姨不熟,没跟阿姨打招呼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给孩子温暖有力的支撑,他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总之,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父母用爱心和智慧,精心付出,是可以培养出健康开朗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