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吃不过饺子

(2007-11-12 07:13:33)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生活记录

分类: 心语低诉

好吃不过饺子

 

 

 

    小时候家贫,但逢冬至和春节时,总能吃到热腾腾,香气扑鼻的饺子,平常的饭菜由母亲一个人包了,只有吃饺子时,全家老少齐动手,父亲负责剁馅,调馅,母亲活面,我们四兄妹都洗手上阵,擀皮的擀皮,包的包,一大家人,说说笑笑、欢天喜地中,浓香的饺子就出锅了。

 

    我不擅长煮饭,但小学时,就跟哥哥学会了擀饺子皮,一手拿着面剂子,一手拿擀杖,轻轻推几下,一张又圆又薄的饺子皮就擀好了。后来,日子好过一些,逢节假日和喜事,家里就吃饺子,不但饺馅花样翻新,我擀皮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可以自己擀,供五六个人同时包。我喜欢包饺子时,全家人围聚在一起热闹红火的样子,更留恋吃饺子时,那种甜蜜喜庆的氛围.吃饺子,我什么料都不沾,就拿筷子夹起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味,吃出一嘴的香和满心的温暖。

 

    结婚之后,婆婆煮面和炒菜的水平让我望尘莫及,但吃饺子时,我擀皮和包饺子的技术毫不逊色,这多多少少帮我挽回了一些不会煮饭的不良印象。

 

    来海南之后,才发现“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原来只是流行于北方地区,在海南,它是早餐和消夜的点缀,人们很少把它当正餐来吃。

 

    记得有一次,我张罗着和几位来自北方的同事在家里包饺子,一位海南的朋友来串门,很新奇地看着饺子,当她知道我们这一餐就配几个冷盘吃饺子时,连连摇头说:“这能当饭吃吗?这能吃饱吗?”一脸的不可思议。我相信她的惊奇是真的,这说明了南北两地饮食文化的差异。在北方显得尊贵又颇受欢迎的水饺,在海南,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在吃方面,我并不能完全“入乡随俗”。尤其是带给我很多温暖回忆的饺子,我不会因为海南人的不认同就冷落它。相反,在我的努力之下,饺子一直是我家餐桌上的贵宾,把我们的假日生活点缀得兴味盎然。

 

    我偏爱饺子,还有如下原因:平常厨房主阵地多被老公占领,他神气活现地掌勺,指挥我在旁边递碟子拿碗打下手,把我吆喝地跟个小丫头似的。只有包饺子时,我才成为主角,可以趁机把俩父子指挥得团团转,享受一下大厨的感觉。

 

    上个周四,儿子不知看哪本书,里面提到饺子,勾起了他的馋虫,他兴致勃勃地对我说:“这个周六下午,就吃三鲜馅水饺。三口人都动手,一起包,包完后,不要在餐厅吃,要摆在客厅的茶几上,再放点小菜和饮料,边吃边看快乐大本营,怎么样,老妈?这个创意好吧。”

 

    我连连叫好,说没问题,保证按计划执行。

 

    结果周五下午,临时接到通知,我和老公都被邀请担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评委,要听一天的课。晚上,我把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告诉儿子,并试探着问他,能不能周六下午,到东北饭店去吃饺子,他略显失望地说:“不去,饭店的饺子哪有家里吃饺子的气氛和味道?你以为我只是想吃饺子吗?”

 

     我知道儿子说的是实话,他从不缺美食,他向往的是三口人一起动手的热闹祥和的气氛。而这种气氛,只有在包饺子时才体现得淋漓至尽。

 

     为了弥补遗憾,周日早晨,在两父子还沉浸在梦香时,我早早地奔向菜市场,买了鲜虾,韭菜,金华火腿,还去一家专门卖活鸡的店,买了几个从鸡窝里拿出来的很新鲜的鸡蛋。再采购一些他俩爱吃的果蔬和零食,然后提着大包小袋,幸冲冲地赶回家。

 

    儿子欢呼着主动帮忙择韭菜,老公活面,我忙着炒蛋和剁馅,一切收拾停当了,我擀皮,老公包,儿子一会跟我学擀皮,一会跟老公学包,包了几个扁扁的趴着睡觉的饺子,自己觉得好玩,就开心地大笑起来,末了,说为了不让他包的饺子影响我们的胃口,他就不献丑了,然后,拿一块面,在一旁津津有味地捏面人。并琢磨着是把小面人烤着吃还是煮着吃。

 

好吃不过饺子

 

小鱼儿水饺

 

    老公包饺子是家学渊源,包的是活灵活现的小鱼儿水饺,看起来栩栩如生,让人简直不忍心把它下锅来煮.可他包的速度慢,所以,我擀几张皮,就一边打趣他的蜗牛速度,一边飞快地帮他包几个,我只会包月牙饺,样子没老公包的好看,可是皮薄馅多,吃起来更爽口。

 

好吃不过饺子

 

月牙型水饺

 

    我们三口人在厨房里忙碌了一个多小时,三大盘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饺子就出锅了。这次,我真的按照儿子说的,把它们摆在客厅的茶几上,再把金华火腿切成冷盘,拍一根黄瓜;用小碟子盛好他俩爱用的香菜,芝麻油,陈醋等配料,再给儿子一罐椰汁,老公倒杯红酒,伴随着音箱中传出的轻灵如水的音乐,一顿和美的午餐就开始了……。

 

    儿子边大口大口地吃,边心满意足地对我说:“老妈,你现在明白了吧?只有全家一起动手包的饺子才香,这种味道,在饭馆里绝对吃不到。”

 

    我知道儿子没有夸张,在他吃过的美食中,饺子绝对不是最高级和最美味的,他之所以对饺子情有独衷,是因为饺子里揉进了亲情和温暖,撒进了欢笑和喜悦。散发出家才有的独特而诱人的芳香。

 

    孩子的胃口是母亲培养的,每个人记忆中的美食都来自童年,来自母亲温热的笑脸和娴熟的厨艺。尽管我在煮饭方面不甚高明,但我很庆幸,我会包饺子,并通过饺子,在家里营造出一种温馨甜美的氛围,在儿子心头刻下关于家的持久的记忆和感动.

 (说明:文章乃本人原创,饺子图片源自网络!好吃不过饺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