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子话题 |
这是发生在儿子四年级时的一件小事,想忘都忘不了,就把它记下来:
一天傍晚,儿子写完作业,没有像往常那样,慌慌张张地跑出去玩儿,而是一本正经地要把他的作文念给我听,我觉得很新奇,就放下手头的教案,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
只听他绘声绘色地念道:“说起我们的新班主任,教语文的林老师,班上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说他凶,我也有同感。
林老师,您应该不会忘记,那次您让我们默写生字词,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全写对,结果您让我们伸出手掌,错几个字就用教鞭抽打几下掌心,的确,我们不够用功,没有达到您的要求,可是,您知道吗?您的抽打让我们大部分同学的自尊心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假如您能和颜悦色地对待我们,那该多好啊!
记得您第一次开班会,就说您是个要求很严的老师,后来我们一点点领教了您的严厉,严师出高徒,可是,我们毕竟还小,当我们达不到您的要求时,您就打,您当班主任不过一个月,班上所有同学都挨遍您的打,连我这个副班长也不能幸免,很多同学一上您的课就吓得直哆嗦。我妈妈说:老师打学生是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的,我觉得您错了。
林老师,我想对您说:“如果您不打人,您就是个完美的老师。”
儿子念完了作文,一脸紧张地看我的反应。
我本人是在大专学院主讲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也许是这方面的理论涉猎太多,我对体罚一直深恶痛绝;我曾多次带学生到农村小学去实习,亲眼目睹很多老师心狠手辣地体罚学生的情形,每一次,我的心都会感到疼痛;我都会为那些生活在棍棒底下的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担忧。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向师范生们灌输一种观点,即“高水平的老师主要凭借人格魅力和学识让学生折服,凡是靠棍棒,靠体罚来管理学生的老师都是最无能的老师;”
当我儿子该上小学时,我真怕一个粗暴的老师会用他的拳头打掉孩子的自信和活泼;所以,我不厌其烦地对儿子说:“不管什么理由,老师都没有权利打你,如果老师动手,他的错误就比你大,我可以向校长投诉,也可以给你转学,但是,你一定不要因为挨打而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儿子似懂非懂,还是很认真地点点头;
幸运的是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是位很温柔很有爱心的女教师,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儿子视校园为乐土,每天都欢天喜地的,各方面的表现也很出众。
到四年级时,又换了一位男班主任,就是儿子在作文中提到的那位林老师,我曾断断续续地听儿子讲过,他对工作非常负责,课讲得很棒,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班上学生都很怕他。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学生的这种怕,是建立在严厉的体罚之下的,而且,班上的每个学生都不能幸免。
现在,怎么办呢?鼓励儿子把作文交上去?假如这位老师不能体谅孩子的苦心,认为孩子冒犯了他的尊严,那迎接孩子的肯定是更为严重的体罚。给孩子转校?现在的学校就在家门口,儿子也一直非常喜欢。转校之后,接送麻烦不说,关键是儿子能否适应?
就在我踟躇难决的时候,儿子说话了:“我只是让你帮我听一下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有没有要改的。我肯定是要交给老师的,或者他会再把我打一顿,或许全班同学都会因为我这篇作文而不再挨打。”
我问:“如果老师打你,你会怎么办?”
儿子答:‘那我就把这篇作文交给校长,让校长来管他。”
看来,儿子真的是长大了。
我决定一字不改,就让他把这篇作文交给老师,最坏的结果无非是给孩子转学罢了。
第二天,我照常地上课,照常地生活,但是心总是悬着,眼前总闪现着性情暴躁的林老师对着我年幼的儿子拳打脚踢的情形。
中午,儿子放学回来了,满脸的阳光和笑意。一见我就兴奋地说:“林老师表扬我了,夸我勇敢,说我是第一个敢对他说实话的学生。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当众念了一遍,并说他以后会控制自己不打学生。争取当个完美的老师。老师一走,班上同学就把我抬了起来,说我是救了他们的大英雄。”
望着儿子神采飞扬的小脸,我对林老师的感激真是无法言喻。
儿子何其幸运,在他第一次对着成人世界发出自己稚嫩的声音时,就碰上这么一位睿智而又善于反省的老师,他既呵护了孩子的诚实和勇气,也让自己向完美靠近了一步。
我忍不住拿起电话,拨林老师家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