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续感2

(2007-01-11 16:08:04)
分类: 青春纪念册
           看《夏》的人都会忍不住去寻找尹享哲这个人物的吸引力所在。
            有人说是因为这个灵魂曾经寄宿在张东健的躯体中,是张东健给予了他完美而生动的表现。
            有人说因为尹享哲这个角色具备了一个男人成功的一切因素:高大英俊的外表,显赫的家庭背景,丰厚的学识,坚强与宽容的性格,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谈吐…… 
            不可否认,张东健和该剧的其他主创人员的确给予了这个人物很多先天的优势,然而我认为这个人物最大的吸引力是他的成长,是他遇到善美后心的长大,是他时时处处充满了选择的智慧。
            大概很多人都会羡慕善美的幸运,然而仔细想想,伦敦街头的那场车祸何尝又不是享哲幸运的开始。正是那个美丽、善良、活波、开朗、温柔、体贴、上进、执着、坚韧、感恩的善美,让他完成了心的长大的过程。
           从此,
           他开始从迷失的亲情中走出来,开始去消化父母留给他的伤痛;
           他不再独自躲在没有多少好天气的伦敦,而回到那个有着伤痛的过去和让他想起就忍不住浅笑的善美的汉城; 
           他不再因厌恶而逃离责任,放弃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是毅然出任企划部理事,守住了倾注了母亲无数心血,属于自己的MBS;
           他不再因为“不大懂得什么是爱情”而报单身主义,开始去追求那缕能将自己内心灰暗的角落照亮的阳光;
           他开始成了一个在事业、亲情、爱情、友情中勇于跋涉的人,一个能面对反对者风刀霜剑的人,一个能宽容亲人、朋友、爱人的人,一个能巧妙处理事业生活中诸多麻烦的人。
           一直觉得人看待事物的思维观念很重要,如果将大脑比作照相机,那么安装一个黑白胶卷就不可能拍出彩色的世界。思维观念或者说思维习惯,就像一个无形的漏斗,决定了人们将流失什么、留下什么。它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选择相信什么、选择追求什么、选择放弃什么、选择拥有什么、选择坚持什么、选择改变什么、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什么样的人、选择在不同的角色上怎么样演出、选择何种处世方式、选择该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享哲本质上就有一个能够拥有幸福的“漏斗”,所以他才能具有选择的智慧,他才能走向幸福的终点。
           他不选择从小一起长大、一直陪在自己身边、才貌双全、无比优秀的永希;不选择“光当模特儿浪费了我的聪明,光学习又浪费了我的美丽”的迎美,因为在这两个人面前都无法让自己真正去追逐阳光,一个因为熟悉自己的一切总试图去为自己疗伤,一个总想去揭开自己的不幸和他的不幸以寻求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亲近。
           在永希面前不需要任何伪装的他并不放松,在善美面前能够说“我很快乐、我是个快乐的人”的他才觉得真正的放松,可见享哲选择的放松,不是善解人意和无所顾忌,而是那种想要做得更好的状态。
          迎美可以将可怜作为一种武器,从善美的身边夺去佑振;但是在享哲的面前,她的可怜不过是自怜的悲哀,换来的是“你和金记者分手是我的责任吗”的断然拒绝。一直觉得善美没有看到这一幕是一种遗憾,如果看到了,她将永远不会担心学长动摇,那种坚定的感情和果断的处世让他有足够的意志和智慧去守护那份感情。 
          善美的“送给我爸爸,我最爱的爸爸”,让他从心里欣赏这个能够思念着父母亲活着的女孩;
          善美的“我没有妈妈,我从来都没有因为只有爸爸而有什么遗憾,从来都没有”,让他从心里欣赏这个懂得感恩的女孩;
          善美在黄昏中最后哭喊出“佑振哥,我祝你幸福”,让他从心里欣赏这个没有埋怨只有祝福的女孩;
         善美的“都怪我不够优秀,才会觉得累”,让他从心里欣赏这个不断反思自己而不怨天尤人的女孩;
         善美的“我不能走,我得赶上迎美才行,如果这样逃走的话,我可能一辈子会生活在挫败感里”,让他从心里欣赏这个上进且有着非常坚强的一面女孩。 
         应该说,永希、迎美、善美各有各的优秀、各有各的精彩。张东健曾经说过:“尹享哲在这部剧里扮演了一个裁判的角色。”其实,在我看来,这个裁判非伯仲之判,更多的是选择之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感想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