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选篇目如下:
英国诗歌:
威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第29首、第66首;《哈姆雷特》独白。
——兼谈十四行诗的流变。
约翰·多恩:赠别,莫伤悲;死神,别得意。
——兼谈玄学派诗歌对英美诗歌的影响。
罗伯特·赫里克:给少女们的忠告。
约翰·弥尔顿:梦亡妻;黎西达斯。
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
威廉·布莱克:老虎;伦敦;扫烟囱者。
罗伯特·彭斯: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约翰·安特生,我的爱人;往昔的时光。
威廉·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伦敦;咏黄水仙花;丁登寺。
——兼谈中西山水诗歌之比较。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忽必烈汗;古舟子咏。
——兼谈英美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乔治·诺埃尔·戈登·拜伦:记当时我俩分手;雅典的少女。
玻希·比希·雪莱:西风颂;致云雀。
约翰·济慈:夜莺颂;秋颂。
阿尔弗德雷·丁尼生:冲击、冲击、冲击。
罗伯特·勃朗宁:异域相思。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四个四重奏;荒原。
——兼谈艾略特与华兹华斯的拯救思想。
爱尔兰诗歌
威廉·巴特勒·叶芝:驶向拜占庭;茵尼斯弗利湖岛;当你年老。
美国诗歌:
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人生颂。
爱伦·坡:致海伦。
沃尔特·惠特曼: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自我之歌。
——兼谈惠特曼对中国现当代诗歌影响。
艾米莉·狄金森: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亡;心灵选择了自己的朋友;我离家已经多年;为什么我爱你,先生。
——兼谈与李清照诗歌之比较。
罗伯特·弗洛斯特:未选择的路;雪夜林中驻脚;补墙。
——中外田园诗歌漫谈。
卡尔·桑德堡:芝加哥。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红色手推车。
伊兹拉·庞德:在巴黎地铁车站。
——兼谈中国文化对庞德的影响;意象派诗歌漫谈
兰斯顿·休斯:黑人谈河流。
普拉斯:拉撒路夫人---自白派诗歌漫谈
艾伦·金斯堡:嚎叫(节选)。
——兼谈“垮掉的一代”在中国的接受
主要参考文献:
辜正坤编选《英文名篇鉴赏金库——诗歌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辜正坤著《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2003。
胡家峦编选《英语诗歌精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吴笛《比较视野中的欧美诗歌》作家出版社,2004。
王佐良《英国诗史》译林出版社,1997。
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彭予《二十世纪美国诗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张剑《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莎士比亚著,艾梅译《十四行诗》哈尔滨出版社,2004。
约翰·多恩著,傅浩译《艳情诗与神学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王佐良译《彭斯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华兹华斯著,黄杲炘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江枫译《雪莱抒情诗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赵萝蕤译《惠特曼诗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华兹华斯著,丁宏为译《序曲或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伊兹拉·庞德.黄运特译《庞德诗选——比萨诗章》漓江出版社,1998。
连摩尔与伯蓝著,刘蕴芳译《叶芝》百家出版社,2004。
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5年。
English Poetry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British Poetr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American Poetr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