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宜昌金东方独行踽踽
宜昌金东方独行踽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53
  • 关注人气:1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满分写手杨华想上名校,难!

(2010-07-02 18:50:35)
标签:

高考满分作文

杨华

士运论

宜昌

福建

教育

分类: 转载资料

    老谭转载感悟:凭一文走红并非杨华一人,高考以古文取胜者年年有之。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功底自然不浅,若能发挥所长,好事一桩。可惜偏科严重,想进名校大门,难啊!

 士运论

福建考生 杨华

    余读《左传》、《汉书》、《三国志》,寻寻觅觅以求运道,成功诸法,然每见古之名士不得其主未尝不废书而叹焉。至如三国之李萧远作《运命论》曰:“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余未尝不涕泗横流,扼腕叹息曰:“古今之士、之贤、之圣岂受制于三者乎?至如仲尼受困陈蔡,李广难封,哀哉。”后余饱览古今贤士之文,远近名圣之迹,乃释怀,有三叹作焉:一曰士运在此不在彼,再曰士运在勤不在求,三曰士运在我不在他。谓予弗信,请见陈词如下:

    昔者仲尼学富五车、胸藏礼乐,遍施仁义欲以正道援天下于溺,学于郯子、师襄、老聃之徒欲以广其闻,周游天下欲以布其道。其志壮哉,其行壮哉,其言壮哉。然其时运不济,命运多舛,遍历七十国而不一遇其主,岂不叹哉!然其尊庠序之教,而有颜回出;修古之圣典,而有六艺作。其志彰矣,不然以我百代后一孤陋书生,岂得闻其名而后深赞哉。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有不弃于壮志之道而后必有不知有处得之。此余所谓“士运在此不在彼。”

    战国之时,齐有孟尝田文,赵有平原赵胜,楚有春申黄歇,魏有信陵无忌。当是时,有志之士投之则中,未有不得意之人。余以为弗是也,孟尝之徒独养鸡鸣狗盗之徒,未有匡扶国家之才贤。是故苏秦散尽资才而不说听其言,后起六国而权倾天下。曩时其所孜孜求之而不得,当时尽有矣;曩时其所躞蹀之公卿门,当时尽开矣。富埒人主,权衡国君,谁得而当之?是矣王勃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非余所谓“士运在勤不在求”乎?

    伯牙遇子期乃畅其意,相如因得意逐名汉武,商鞅得景监方说秦王。士运在人手乎?奈何以我之力,以我之学,以我之滔滔雄辩需假人之手?余思淳于髡闻之必仰天大笑,疑缨索绝。俞伯牙有绕梁之音,司马相如蕴绝世之才,公孙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变法。韩退之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窃以为余为千里马亦先已于伯乐矣。“士运在我不在他”昭矣。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天下皆慕圣德。《运命论》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又曰:“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沉之于地则土润,体清以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又曰:“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是也夫。余訚訚于此,欲作沛然之辞以广余意,终日孜孜不倦于古今典籍,所为何事?所拥何志?《近思录》记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它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福建文言文作文考生录取无望 文史专家愿收为徒

     “余读《左传》、《汉书》、《三国志》,寻寻觅觅以求运道,成功诸法,然每见古之名士不得其主未尝不废书而叹焉……”福建今年高考作文是据《格林童话》的来由自选角度写作,一篇通过列举古代有志之士才能被埋没,来讲述自己好学上进、胸怀宏图之志,却“怀才不遇”的文言文《士运论》获得了满分。消息一出,能通过古文笔法、以典故来传达思想的福建宁德寿宁县“山里娃”杨华一鸣惊人,同时掀起各界对“该不该提倡学生用文言文写作”的热论。

翻烂古书籍 文言文像母语

    624,杨华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后,哭笑不得,数学与英语两科加起来不及语文分数高。满分均是150分的考卷,杨华语文考了126分、数学49分、英语64分、文科综合182 71,记者找到了首次“出山”到省城福州的杨华,杨华笑着坦言,因为严重偏科,而拉低了高考的总分,他可能将于与大学无缘。

     “初中的时候,我的数学和英语成绩一直在合格线左右。”杨华说,他偏科在初中就出现了,但因为爷爷很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所以在初三就硬着头皮“猛攻”数学和英语,最终数学和英语的成绩都高出一直引以为豪的语文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

    进入高中后,杨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课外书上,数学和英语成绩一落千丈。杨华看的课外书不仅有钱钟书、王小波、鲁迅、韩寒等人的作品,而接触最多的是中国古代典籍。

      “《史记》看了4遍,《资治通鉴》、《三国志》、《汉书》也都看了好几遍,而《古文观止》都翻烂了,是一页一页撕下来读的。”杨华觉得读古代典籍能提高他思想境界和对事物的判别能力。不仅仅是中国古文,杨华还大量阅读了西方的古典名著和西方哲学方面的书籍。

    古代典籍接触多了,杨华就用开始用文言文写日记和作文。杨华说:“文言文对我来说就像母语一样,写起来自然而然没有障碍。”

写《鉴才书》自荐 无望被破格录取

    写文言文作文获得满分的消息被当地县电视台连番播出后,小县城立即轰动起来,杨华戴上了“秀才”的光环,但他深知总分未达到本科线,想上中意的大学根本不可能。因此杨华跟随上门采访的记者,首次离开小县城,赶往省城福州,寻求被高校破格录取的可能性。

    小学课本早有“红灯停绿灯行”,当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杨华却手足无措,不知何时该停何时该行,“90”小伙在同行人面前尴尬不已。“我们读的书和城里的一样,老师也会跟我们讲"红灯停绿灯行",但我们农村哪里会有红绿灯?”说起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杨华连连摇头。

    在福州,当了解到江苏有一位同样因写文言作文的考生,被东南大学破格录取后,杨华顿时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觉得被破格录取的可能性很大。杨华花了半个小时,写了一篇自荐文言文《鉴才书》,“俯仰沉伤,举笔以自高才名,标榜千里,望有伯乐于四方……”

    杨华带着高考满分作文《士运论》和新写的文言文《鉴才书》到了北大、清华、复旦、浙大四所高校的福建招生组驻地自荐,四所高校的招生老师均表示非常欣赏杨华的文学才能,但得到的答复都是“分数太低,无能为力。”

    高校破格录取无望,杨华的希望就寄托在福建省内的大学院校,但福建教育部门明确表示,作文优秀,但总成绩没有上线的高考生,福建没有破格录取的先例。

文史专家感慨其“可遇不可求”

    被高校拒之门外,但有文史专家慕名找上门。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历史专业的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看到杨华的高考满分文言文作文《士运论》后,连称“比我当时强”。

    对于杨华的《士运论》,长期研究文史领域的卢美松评价道:“行文流畅,基本符合古代语法,引用古文比较准确,看问题比较全面,能通过古代文人的命运、结局,讲述自己的理想、追求以及远大目标。”

    在和杨华交流过后,卢美松称杨华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表示如果杨华不再继续读书的话,愿意聘用杨华在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帮忙整理、校对、编辑古典文献,并指导杨华在古文学上的学习和研究。

    不仅是卢美松惜才,福建一家民企也看上了杨华,称愿意无条件资助其上学和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