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刑部题名第三记碑》与状元牛继志

(2021-05-22 20:35:47)
分类: 人物

文/牛建东 牛向阳


元代《刑部题名第三记碑》(以下简称《刑部碑》),2004年9月出土于北京天安门城楼前东观礼台后小夹道地下1.5米处,收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汉白玉石质,方首抹角,首身一体,高宽厚225×82×21厘米,双面刻字。不久前,山东宗亲牛和刚先生参观时,发现碑上有牛继志的名字。由于牛继志是元至正十四年甲午科状元,因此笔者在2021年5月15日特意慕名前来考察。

历史上,可知的牛氏状元仅二人:唐代牛锡庶和元代牛继志。遗憾的是,关于此二人的文物信息几希矣。该碑的发现,触发了笔者对牛继志生平的探究之心。

一、《刑部碑》碑记释文

碑阳正文分上下两部分,碑上部为碑记(即序言),年款为“至正二十三年闰月甲午”按:卯岁闰三月廿四日。释文如下:

【额题】刑部题名第三之记

【首题】刑部题名第三记

【碑记】至正十有五年(1355),余承乏工部,尝记刑部题名。顾率然执笔,以继巨公之后,方窃以为惧。后九年,更砻新石,复来属记。呜呼!古之用刑者,亦审其时而已。是故刑新国轻典,平国中典,乱国重典。孔子亦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郑子产火烈水懦弱之论,深有取焉。

皇元有国,壹主于仁恕。条章盖著,而恪守宪度者实难。其人四方无虞,教化未洽。一旦民畔而兵兴,海内鼎沸,其轻生肆欲触冒禁罔者,囗囗然囗是也。虽先王以好生为本,斯时也不有刑罚以齐之。则善良安得而吐气,犷悍安得而革面哉?古之人有言:无赦之国其法平,良有以也。兹乃论刑之难,余于前记,固已备考之矣。司寇得人式敬由狱,以择贤才而任之,庶几执法平允而无过不及之患。不然徒知用其重典而淫刑以逞,以此治其天下,不亦愈难乎?

至正二十三年闰月甲午按:公元1363年5月8日)

通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提调四方献言详定使司事危素记

奉议大夫、詹事院经历潘遹书并题额

碑下部即元代刑部官员题名,按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分列官员名单。奇怪的是,人名下有至正廿三年之后官员升迁的时间注解,说明刻碑时间要晚于撰文时间。

碑阴首题“本部吏人等题名记”,按提控令史、书写、誊写、道领、典吏等分列下级官员名单。但书写章法无序,雕刻工艺粗鄙。

从撰文到刻石的延时,再看碑阴刻的敷衍,元廷日暮途穷之像已显露无遗。事实上,早在至正八年,就已爆发反元起义,直到撰写该文的廿三年,中国东南方已乱成了一锅粥。文末发出的“不然徒知用其重典而淫刑以逞,以此治其天下,不亦愈难乎?”道破了元末朝纲不振之症。

通奉大夫危素的花甲之言,一语成谶。如果该碑晚在至正廿七年(1367)刻立,距元灭明兴一年之远。

二、《刑部碑》披露了牛继志“字”与终官

在“郎中”列下,有牛继志之名,刻“牛继志 述善”。披露了牛继志的“字”为“述善”,官为“刑部郎中”。

《碑记》撰写年款为至正廿三年,但在题名的部分人员名下,有至正廿四年、廿五年、廿七年官员升迁的时间注释,如侍郎列“月鲁帖木儿”名下有“廿七年四月上”等小字两行;再是同一官员名字还在不同的职务中重复出现,如“月鲁帖木儿”也见于“尚书”列。这说明了两点:一是刻碑时间最晚至少应在至正廿七年;二是所列名单是至正十五年到“后九年”按:至正廿三年)甚至延迟到刻碑时在刑部任过职的官员。

按元代官制,刑部郎中为从五品,额二员。《刑部碑》“郎中”列,虽然刻有二十多个人的名字,但并不能说他们都是在任“郎中”,只能说他们是至正十五年以后任过郎中的官员名单。也就是说,其间牛继志担任过“刑部郎中”,刻碑时未必还在刑部郎中任上。由于他名下没有升迁注解,说明直到元末牛继志的职务再没有升迁记录,这或许另有隐情

三、元末东南友人的记忆

牛继志在任郎中期间,有两首与东南友人的交游诗,披露了他的部分政事活动。

义军首领方国珍的僚属刘仁本所著《羽庭集》中,有诗一首

刑部牛继志郎中回京

中郎持节下南州,万里江山道路修。昔日名魁龙虎榜,几年春满凤麟洲。

已知揽辔清河洛,不用垂槎犯斗牛。归觐天颜席间问,好簪玉笔侍螭头。

元末义军首领张士诚的僚属陈基所著夷白斋稿》中,也有诗一首

送牛述善郎中还朝

万柳亭前一酒杯,马蹄踏雪上金台。天门星应郎官至,海岱春随使节回。

宣室复陪席间问,止林曾压从芳开。诸公若话东南事,楚泽无冰有草莱。

显然,两首诗讲的是同一件事。是说牛继志任郎中后,受命出使江浙,还朝时,友人为他所作饯行。除此之外,我们再没有发现有关牛继志或牛述善的其他史料信息。

另外,牛继志在至正十四年甲午科(1354)当年,也撰写过一首赠同科进士朝鲜籍友人李穑回国的饯行诗:

赠同年李穑回国

我有丈夫泪,泣之不落三十年。今日离亭畔,为君一洒春风前。

   该诗间接披露了牛继志的年龄,即中状元时,年龄约三十岁,推之大致生于元泰定元年(1324)左右。

   那么,元末明兴,刚过不惑之年的牛继志,到底去了哪里?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