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了悟新斋
高考的考试已经结束,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是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关是如何指导和帮助孩子填报好志愿。因为志愿填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顺利录取,关系到孩子辛辛苦苦得到的分数会不会被浪费。
我的小孩是去年参加的高考,完全可以体会现在考生家长的心情。从考试结束到分数出来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日子,心里是又盼又怕。不过这段时间也是为填报志愿做准备的关键时刻,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与孩子的任课老师交流,多向有经验的考生家长请教,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个最适合的志愿。
本人通过去年的实践,觉得在指导和帮助孩子填报志愿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对于所谓大学排名榜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越排在前面的越可信,越到后面的可信度就越小,因此在选择学校时,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绩不是特别冒尖的考生来说,千万别太相信这些排名,否则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二是关于专业的选择不可不看重,也不可太看重。选专业对于高分考生非常重要,对于其他考生相对来说就不要过于看重。虽然专业确实对考生的就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对于不少考生来说,大学所学的专业并一定就是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要适当考虑专业,但不能太受专业的束缚。关于选专业的问题主要是两点,一是要看考生的兴趣,如果对于某些专业没有兴趣就肯定不要选;二是要看考生的成绩,如果专业对学科成绩有要求,没有达到要求的也不要选取。
三是往年的投档线是重要参考依据。虽然学校投档线每年都有一定变化,但如果综合看三年的情况,就比较准确,所以一定要千方百计把所选的重点填报学校的近三年的投档线找出来,然后与本省市的录取线进行比较,再作出正确的决策。
四是学校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我去年在考虑孩子的志愿时,首先从城市开始,为他圈定了几个城市,其他城市的学校根本就不去考虑。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是明智的。现在有些学校牌子很响,但地处偏僻,会给孩子的生活学习造成诸多不便。一般来说在省会城市比不在省会城市的学校要好(苏州、厦门、青岛等城市除外)。
五是学校录取人数并非越多越安全。实际情况往往是,学校在本省市录取得越多,填报的考生也越多,这样就会出现拥挤,反而不利于录取。那些录取人数不是很多,考生分数又在该校往年投档线之上,就可以填报,这样录取的机会反而更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