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洪晃一样找乐

(2009-08-17 21:42:17)
标签:

洪晃找乐

小雪

韩寒

郭敬明

李银河

馒头

时二尚教母

杂谈

分类: 心情文字

  像洪晃一样找乐

    洪晃找乐,乐得逍遥,乐得自在。

 

    像洪晃一样找乐,还真不那么容易。要像洪晃一样乐在“晃”中,你得有洪晃的背景,洪晃的阅历。首先,洪晃生在红色背景中,却并没有被“赤化”;洪晃从初中就泡在“ABC”中,对中国文化,中国式思维,却理解得格外透彻。再加上她的那股“晃”劲,从国外“晃”回来,“晃”北京,“晃”上海,婚姻和家庭也被她“晃”过了好几遭。玩“时尚”、玩“艺术”、玩“杂志”,玩“博客”;调侃朋友,调侃新潮,调侃时事。她玩的,调侃的还都在分寸之中,似乎永远张弛有度,“晃”得一点也不过分。有时候,看了她风趣、俏皮的胡吹神侃,感觉还真是那么回事,总能让人看到在中国式的写意中,看不到的逼真和实在。

 

    喜欢看洪晃的文字,特别是那种隐藏着锋芒的幽默,以及那种敢于将自己放在砧板上自我解剖的勇气。如果一定要用传统观念来评判,她的文字在“真”、“善”、“美”中应该重在“真”,其次,是没有“不善”,再其次,就是如果你能感受“美”,那就是美。因为在洪晃的讲述中,很少有“病态”的感伤或叫骂,只有入木三分的刻画。

 

    相比同时代的那些“晃晃”,特别是那些“晃”得有点名堂的同辈和后辈,洪晃的“晃”,还是“晃”得隐忍,“晃”得让人捉摸不定。她显然没有韩寒、郭敬明那些后辈“晃”得张扬,“晃”得浮躁;也没有同辈的李银河“晃”得那么执着,晃得那么“死心眼”;她与宋祖德的那种“晃”相比,又绝对是囿于传统和社会公德线内。洪晃有着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中的生活经历,这是她“晃”的本钱。她知道如何驾驭“晃”,知道怎么去适应,怎么不出格,怎么晃得中庸,晃得能从中找到乐子。她拒绝像后辈“晃”中找“酷”,也不追求像同辈在“晃”中表现深沉,更不会像那些网络玩家,“晃”得不靠谱。我以为,在“酷”与深沉间的距离和空间,应该就是洪晃的胸襟,是一个走南闯北侠义之士的宽容胸襟,没有这种胸襟,你就是“晃”了,也一准找不到乐。

 像洪晃一样找乐

    正是这样的洪晃,才能没遮拦,用没有“不善”的言语调侃前夫,与一个“馒头”过不去;也正是这样的洪晃,在正襟危坐中,与自己的前职员、同事小雪过不去,并最终封以“时二尚教母”的美名。调来侃去,看似指桑骂槐,实则是帮扶了对方一把。顶着屁股将那些曾经一起乐过一把的“熟友”,托上了他们心仪的处所。所以,洪晃,看似晃得虚名,最终却是晃得众望所归。

 

    洪晃在放弃家庭背景的“红”,抛弃了“红毛”主义的“黑”,能随心所欲地“晃”中找乐,的确是上佳的人生选择。不然,像那些呆板的“主义”、迂腐的“政党”,信仰都丢失了,还一个个西装革履,装模做样,不说他们不敢一“晃”,就是“晃”了,晃来的只会是滑稽,断然不会有什么“乐子”可言。

 

    如果你想乐,就像洪晃那样去晃、去找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