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燕博士育儿观点 |
昨天慕名找来记录片《幼儿园》,看了2遍,心里有复杂的感受。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举动情不自禁笑出来,看到孩子禁受的磨难和考验又眼眶红红的;看到幼儿园老师脸上缺乏热情的样子,真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幼儿园里的大多数老师都是这样啊。对于第一天上幼儿园、因为感到不安全而哭闹的孩子,老师也就是毫无表情地说一句:来,过来。这也许不能怪老师,班上那么多孩子、那么多工作,能说一句“过来”也许就很不错了……
推荐先生也看了片子,讨论时说了我的一些想法,他居然说我太理想化了,那意思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孩子就得有一颗更加坚强的心。想起一个朋友说的,出国后人的笑容看着都有不同,在国外的孩子笑得开心而轻松。成年人有着沉重的压力,就不能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想到下午到幼儿园接女儿时,看到一教室的孩子们都早早地、老老实实地、表情压抑地坐在小凳子上等家长的样子,心里就觉得这是一群可怜的孩子:教师为了能早下班早早收拾了玩具、打扫了教室,不准孩子乱动,扼杀孩子的天性。
选择幼儿园时,我们总说要选一个好的,什么是好的?我认为,最重要一点就是老师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而且爱的方式是正确的。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你孩子的幼儿园算一个好幼儿园吗?
前一篇:生娃当趁年轻时(影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