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俏皮话 句句有故事

(2015-12-05 19:41:19)
标签:

郭文杰

天津俏皮话句句有故事

一默

分类: 津味小文

《今晚报》天津卫  2015-12-05

天津俏皮话句句有故事

郭文杰
http://epaper.jwb.com.cn/jwb/resfile/2015-12-05/10/zztt5b114_b.jpg句句有故事" TITLE="天津俏皮话 句句有故事" />
谢谢!舅舅灯(登)高! 马 成绘
  方言,不仅区别在音,更重要的是一字一句背后隐藏了当地独一无二的历史印迹。天津方言和很多地区方言一样,同样存在着传承和留存难度加大,甚至流失的危机,因此保护方言显得尤为重要。单从几句人们口口相传的俏皮话中,你就能寻到过去天津卫的历史和民俗。

  俏皮话讲的是历史

  大老俄卖毛毯——扔脖子后边了。虽说这仅是句在老天津卫中盛传的俏皮话,但背后却讲述了天津一段近代史。天津卫曾经先后来了三次“大老俄”,其实这些人都是犹太人,多数是从俄国逃难来到了天津。他们人地两生,生活实在没办法时,不得已拿出毛毯来卖。因为货不多,只有一件两件,就往肩膀上一搭,前面一半后面一半,这不就扔脖子后面了。一句俏皮话,记录了当时来津逃难的犹太人的悲惨状态。

  现如今,人们常把第一次做的、没经历过的事儿叫大闺女坐轿——头一模儿。轿子离开我们的生活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那个时代,女人结婚盼着坐轿,倒不是说坐轿子有多美,因为这是一种标志:姑娘嫁人了。在这句话里有两个标志性的词,大闺女和坐轿,这是约定第一模儿的必要条件。要是二婚坐轿子,就叫做抬了,这是有区别的。虽然这样的生活离开我们很久远了,但这样的话我们依旧还能听得明白,听得亲切。

  打袷帙(jiá zhì),是过去女性的生活必修课。到了夏天,女人们会把平时积攒的碎布头拿出来,一块块排列有序地糊在一起,当到了一定厚度时,放在阳光下晒干,这东西就叫袷帙。过去做鞋就靠这东西。现在没人自己做鞋了,可这个词就成了记载那段历史的见证。

  要说这样的词多了,像白牌儿电车进租界——岔道儿、海张五修炮台——小事儿一段、华世奎写字——全匾(扁)、梁嘴子过河——赵场(照常)办事儿、一〇八一部队——人头太次郎(拉)、赵老二扛房檩——顶这儿了。

  天津老话儿道民俗

  早年间一到傍晚就有吆喝卖野毛肉的,这样吆喝:“毛肉——肥毛肉——”老天津人都知道这是卖野兔的,没人以为这是卖“猫肉”的,因为天津人不吃那玩意儿(猫)。天津人不说兔子,是因为人们把相公(男妓)叫做“兔子”。直到今天,老天津卫人还把兔子肉称为毛肉。

  过去,邻里间出现矛盾,总有德高望重的人出面调解,常会对那个年长的说:“这么大的人怎么越长越回楦儿,为这点小事儿,值当的吗?”这里说的回楦儿,是说这人越活越回去了。回楦儿原本说的是过去做完新鞋,要用鞋楦儿排一排,下水之后鞋变小了就叫回楦儿,用回楦儿说一个人不如以前,既恰当又生动。

  记得过去,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领导给大家开醒盹儿会时常说:“这年过去了,咱们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里的照舅是说天津卫有个习俗,过年时新出生孩子的舅舅要给孩子买一盏灯笼,名叫舅舅灯,灯有登高之意。这是多好的民俗,外甥得到玩具,舅舅得了祝福。一想对呀!外甥打灯笼照谁呢?可不照舅(旧)呗。

  像这样的俏皮话还有很多,简直是妙不可言。天津卫娃娃——泥小子、皇会——走着瞧、拜佛进了玉皇阁——找错了门儿、大年三十的福字——倒贴、剃头挑子——一头儿热。

  一词一句都是智慧

  老天津话中不仅有历史、民俗,而且用词用句精准。天津话有一些词用得很精准,无可替代。就拿食物和水之间产生的关系,就有冒、笊、过、激、煮、汆。这些火候的把握词,所有做饭的人都知道,无需再解释。再说爨、煨、熥、蒸、烀,这些人们日积月累出来的经验词汇,也是传承很久的老字老词,蕴含着文化和历史。还有要是持刀伤了人,如下词直接会影响到罪过大小:刺、捅、挑、刮、攮、扎等。语言的精准是方言之美,也是人类智慧之妙。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方言,都会觉得方言是最好听的话,最亲近的话。传承天津话,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只是有一个理由是不变的,那就是爱!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会说天津方言为荣,留住方言才不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想起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想他要是改了乡音,恐怕连家都找不到了。守住乡音,是你一生无法释怀的乡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