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惜字社
(2015-06-25 17:46:16)
标签:
老天津惜字社今晚报一默郭文杰 |
分类: 津味小文 |
老天津 惜字社
郭文杰
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到底是道“龙门”还是“鬼门”?对于考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还记得高考刚结束的时候,有一幅很常见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上演,就是把书本撕碎,抛向天空,何其壮观。然而这让我突然想起了老天津的惜字社。
作为理教(该教戒律反抽烟反喝酒反吸毒,劝人向善)的发祥地,老天津的理教公所有一百多家,这些公所除了舍一些小药,还干一件小事就是“收字纸”。什么是“字纸”?简单地说,就是那些写过字的纸。过去的学校教室里,至少要放一个字纸篓,这个篓不是用来装垃圾的,它的用途只有一个就是装字纸。这些字纸要统一收到一起,最后一同烧毁,不能和其他污物混淆。
公所收字纸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自己出钱雇人到社会上去找写过字的字纸,还有一种是社会上送来的字纸,这些字纸收集到一处,公所会用专用的焚化炉把这些字纸焚化,那时人们认为焚化是一种物质的回归方法。
放在现在人们就有点想不通了,不就是废纸吗?还专门回收焚烧折腾嘛呀?写完字的纸还可以包东西,最不济还可以上厕所,特别是在那个上厕所还不能保证有“卫生纸”的时代。烧了纸既不环保,也浪费资源。
可那时的人不这么想,他们认为纸上写了字,就不再是简单的纸了,它是先贤圣人们创造的文字,文字是教化人的,人们对文字是有尊重之心的,人们在心里就怕玷污了文字。
还记得我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用不起“灰纸”(也叫“马粪纸”),这种“卫生纸”一般家庭都用不起。孩子坐桶子解大便,到了最后时刻,喊大人来帮着擦干净的时候,家大人总是要找半天,才会拿着一块小纸头,用一次还要折叠一回,这才扔掉。其实家里有不少哥哥姐姐的旧书本,爷爷不让用,那时已经没有人收字纸了,可在爷爷心里,字纸还是不能乱用的,更别说用来擦屁股了。
有人说,如今惜字社没了,卖废品也不值钱,孩子们为了发泄高考挤压的情绪,把书本撕了,有问题吗?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至少在早年间的老天津人是不提倡这么做的,所以这是使我想起了当年惜字社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