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顶针
(2014-07-17 19:14:13)
标签:
今晚报老事儿民俗趣说天津话说顶针 |
分类: 津味小文 |
说顶针
- 发布日期: 2014-07
- 作者:一默(郭文杰)
天津有一句俏皮话,“顶针上的坑儿——真格(针硌)的”。我们的顶针是一个环,就像是戒指,只是比戒指宽,上面布满了小凹坑。人们在说比较正式的话时爱说“我跟你说真格的”,表示以下的话比较认真正式。当然,顶针上的坑不是针硌出来的,是制作时铆出来的。
赵娘因为岁数大一点,还在家做家务,周婶因为家里支持就出去工作了,当上了合作社的售货员。周婶因为在娘家最小,所以在娘家学的针线活就差了一点,这叫横针不识竖拿线,可家里大人孩子穿的戴的还是要自己动手,那时候缝纫机算是奢侈品,每件衣服都要一针一线地做。
赵娘是个热心肠的人,耐心地教周婶做衣服。从用顶针开始,顶针一般都是戴在右手的无名指的中间,捏着针正好和顶针成为垂直角,这样顶针时既流畅又顺当。开始周婶总是掌握不好,有一次一用力针一滑把手扎破了,还委屈地掉了几滴泪。
还别说周婶是个有心人,没多久顶针也熟练了,用针的手法也学得差不多了,什么叫纤、绮、撩、缝、引、纳、绣、拉、哆、上、锁、定针、偷针、对针、倒绮针、搭黄瓜架、明绮暗缝,这些手法虽不能到娴熟的程度,但也掌握得七七八八。
后来周婶因为经济条件好一点,先置办了一架天津产的牡丹牌缝纫机,弥补了手上针线活儿的缺欠,倒是赵娘有一些衣服请周婶帮着做。赵娘给裁剪,周婶蹬着缝纫机做,那时用缝纫机做活,叫“砸机器”,姐俩配合的挺好。
不觉间顶针就不常用了,只有在做棉活时才会从针线笸箩里翻出顶针,后来棉活也不怎么做了,也就不知道顶针跑到哪去了,人们渐渐把它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