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打狗劝夫》
(2014-01-21 16:35:23)
标签:
社会文化一默评剧评剧《打狗劝夫》 |
分类: 津味小文 |
偶然在电视上看了筱白玉霜音配像的评剧《打狗劝夫》,这戏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说它陌生,是因为我第一次有声有像地听;说熟悉,是因为几十年前红极一时的戏,今天看来在感情上并无隔阂。
这出戏“文革”前就不在舞台上演出了,我第一次听到是邻居家放的老唱片。那时我听不太懂,但周边的老人却如醉如痴,听得美极了,边听边不时地看着外面,怕有生人来,怕有人举报,被当成传播“四旧”抓现行。
《打狗劝夫》,也叫《德孝双全》、《赵连弼借粮》、《和睦家庭》、《杀狗劝夫》。讲述的是两兄弟间的家务事,哥俩分家另过后,哥哥赵连弼因为生活不检点,几年间家财荡尽,十冬腊月去找兄弟借粮,被兄弟赵连芳拒绝,幸被弟妹看到,弟妹念及亲情,送粮,赠钱、布料。弟妹为兄弟俩不和睦,心中忧愁,偶生一计,打死老狗扮作人样,弟妹在街上寻回。正和酒肉朋友饮酒的赵连芳,一听家中出了命案,慌了手脚,求朋友帮忙,那些朋友闻讯都溜之大吉,不得已来求哥哥赵连弼,赵连弼还在为借粮遭拒的事生气,在贤妻的劝说下哥俩重归于好,又搬回到一起生活。两个善良的女人,成全了一对兄弟,两家人又合成一家。
这出戏是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生活剧,讲述的像是身边的故事。此剧最早在元剧中就有,一直到民国期间还能红极一时,可见几百年沧海桑田,而老百姓的生活还是那些不变的纠结,还是在亲情和钱上纠缠不清,最后还是要重亲情轻钱财的道德标准占上风。故事里两个贤惠聪明的女性,用她们善良的心,成全了中国女性的美德,也成全了一个和睦的家庭。
不知道从何时起,“贤妻”这个词,我们不好意思提了,这好像是对妇女不尊重似的,其实在现实的生活里,男人都在找贤妻,可嘴上又说不清楚要找什么样的女性做妻子。女性被所谓的“解放”给弄迷失了,“白富美”是标准吗?这三条里没有一条是和品行有关的。有些女性觉得自己要是做了贤妻,就吃了大亏似的,宁愿在减肥、丰胸、化妆上下功夫,而做了贤妻就好像回到旧社会一样。殊不知在我们身边活得好的女人都是贤妻,贤妻不是低下的位子,就是在古时候重男轻女的时代,女性也可以靠着贤良掌握男人,万事都有位置的,位置不对就出问题,这是《易经》告诉我们的,我们有时太容易低估古人的智慧了。
可惜的是,我们现在能看到像《打狗劝夫》这样文艺作品的机会太少了,这是老百姓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损失。我不想弄清当初是在什么情况下这类人们喜欢的戏曲被禁演的,我关心的是如今这些戏曲作品,还不能回到百姓生活。这表面上虽然是小问题,但我们放弃了老的道德标准,才是大问题。
戏演到两兄弟走到一起,兄弟妯娌欢笑和谐的时候,小喇叭吹起来了,戏散了,不觉间我眼角竟然湿了,天津卫有句俏皮话,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真为古人担忧的没有几个,多是为现实动情,说到底就是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