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03年4月语文教学论试题
|
作者:ryan 点击: |
课程代码:1004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从纵向来说包括__________语文教育;从横向来说包括学校、__________和社会的语文教育。 2.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语文教育学具有__________的指导意义。 3.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教学要求具体分解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知识五项要求。 4.学生语文能力形成有两种情况:__________训练而形成和__________训练而形成。 5.中学生听话能力主要由__________的能力、__________的能力、理解语义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等构成。 6.审美知觉包括直接呈现于感官、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7.作文讲评的方式主要有:综合讲评、__________讲评、__________讲评和对比讲评。 8.目前我国课程初步形成了中央、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管理体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叶我国语文教育发生了第一次大的变革,其主要标志是开设了( A.汉语 C.语文 2.下面所列的陈述属于认知领域中的"综合"层次的一项是:( A.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 C.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3.属于我国古代语文的文选教材是:( A.孟子 C.千字文 4.引导学生归纳鲁迅的小说《药》的主题,这是培养学生的( A.认读能力 C.评价能力 5.下面不属于朗读训练的形式是:( A.范读 C.齐读 6.要求学生写作文要力求真实,这是训练学生的:( A.审题能力 C.谋篇布局能力 7.下面所列各项中属于间接命题的一项是:( A.半命题 C.即景命题 8.教了《项链》一文后,要求学生写《路瓦栽夫人的结局》的续编故事,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A.观察能力 C.鉴赏能力 9.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的思想,也反映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这反映了语文德育的什么特点?( A.情与理的结合 C.德育的明朗性 10.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采用的联想方式是( A.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