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原始森林 |
最重要的事
每次回乡,下了车必然先要经过一个村庄,村头有家小商店,是七姑开的。这家商店开在那个村头,生意非常红火,倒不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论位置,还有好几家比七姑的店更好,但生意都没七姑好。主要原因还是七姑能干,有经济头脑。我想说的并不是七姑如何能干,我叫她七姑只是这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这样叫,我就也入乡随俗地叫,从内心讲,我更愿意叫她三婶,但我三叔没这个福气,所以结果我没有喊成,不论我多么希望她能做成我三婶。我三叔太优秀了,现在我还是这样认为的,而七姑也是这样,优秀的人理应与优秀的人走到一起,那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我三叔也是这样认为的,但结果是七姑没有成为三婶,而我三叔当然也没有被一部分人叫成七姑爷。
那时候我三叔风华正茂,方圆几十里唯一一个正宗高中毕业生。我三叔其实是考上了大学,只是最后用三叔名字上学的人不是他,被别人顶了。没能上成大学的三叔一点也不沮丧,对这事他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三叔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因为广阔,才能做更广大的事业。为了表面自己的远大的抱负,我三叔开始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抽带过滤嘴的香烟,穿西装,打领带。我三叔有好几套西装,都是名牌,每件都得好几百元,领带也是,很名贵的,在我们那里,常人根本买不起。我三叔还说:伟大的哲人说,只要给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而只要给我一个女人,我就能撬动农村的事业。这个女人,我三叔早就选好了目标,就是七姑。
七姑是方圆几十里的美女,不只是人长得漂亮,而且绝对的聪明。现在每回从七姑的商店前经过,很多人都还会忍不住要探头探脑地往里面望,半老徐娘的七姑仍是那么的漂亮。但这不是七姑的全部优点,七姑生在这个地方,绝对是个传说,但又是真实的。七姑跟我三叔是初中同学,学习成绩绝对不在我三叔之下,只是因为农村重男轻女,初中毕业后就回家种地了。七姑一开始劳动,就马上显示出来与别人不一样的经济头脑。我老家盛产红薯绿豆和芝麻,一般人家也就跟着季节该种啥种啥,七姑不这样,经常反季节种。收了庄稼,七姑就会进一趟城,然后叫来大车小车,把香油、红薯粉这样的特产往外拉,一年下来就能挣好几万。七姑家是我们当地数一数二的富人,万元户。七姑知道我三叔是优秀的年青人,有追求,也早把我三叔当成了心仪的人,任提亲的人把家门栏踢破,硬是不松口。
这样你情我愿的,自然没有多少坎坷,有人一说合,这事就成了。我三叔提了一个猪头,进了七姑的家门,没费多大劲,就与七姑定了亲。
没过多久,我三叔的父母请人择了个好日子,满心欢喜地准备接媳妇。
我至今还记得接亲那天的热闹情景,好几村的人都站在路口,看着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的接亲长龙从我家门口出发,一路往七姑的村庄前进。我三叔穿着笔挺的西服,走在队伍的前头,远远看去,像是下乡视察的领导。从我家到七姑的村庄得有十多里的路,这一路上,到处都是人,都要看一看这一对天作之合的新人走到一起,要见证这最令人激动的时刻。
接亲的队伍很快走进了七姑的村庄,我相信那时刻,七姑一定流泪了。这是幸福的泪水,接下来,我七姑便要流下痛苦的泪。
事情并不复杂,也没有出现你们所想像的女人搅局类的问题。问题出在我三叔身上。真是不早不晚,进了村,我三叔突然发现自己百密一疏,居然幸福得忘了打领带了。我三叔就让锣鼓停下,说我得回去,我忘了打领带了。
这算个什么事啊,领带忘了打了,就不用打了,咱农村人,谁打领带。大家都不同意我三叔的说法。可是我三叔说不行,领带不打,仪容就不整了,这样结婚太草率,大家在这里等下,我打上领带回来再接新娘子。
我三叔头也不回的走了,剩下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愣在村里。七姑家里人早早听到吹吹打打的锣鼓声,早就准备好了一切,端等我三叔到家门口来,可是一会儿,听人说我三叔跑了,跑得飞快。
在我们老家,这样的事是绝对不能发生的,发生了,意味着一辈子要坎坎坷坷,过不到头。七姑一下撕烂了新娘装,说这婚不结了。这样我三叔没能与七姑结成婚,不久七姑嫁了同村的人,而我三叔打好领带来到七姑的村子时,已经是曲终人散。他挠着头走了。
我就是没有那个缘份,如果我不是忘了打领带,我就找到了好女人,有了好女人,我肯定把农村给撬动了。现在,我三叔住在他那三间泥瓦房里,经常会这样叹息。这座泥瓦房现在算得上全镇的一个回忆体建筑,能勾起我们对八十年代生活的一点记忆。
我们听着三叔的叹息,有时候会轻声责怪他:如果你不是讲啥仪容,非要打那个一点也不重要的领带,啥不都好了?
我三叔抽着旱烟,半天会吐出一句话:啥,你们哪里懂,那可是最重要的,打上领带,才是我嘛,不打,哪是我本人啊。
有时候,三叔也会反击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也不光我,你看现在的人们,哪个不是把领带类的事看得最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