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甜樱桃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及对策

(2015-06-02 10:52:37)
标签:

甜樱桃

果品

栽培面积

种植者

设施

分类: 果树

我国甜樱桃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及对策

李兴超 刘坤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 115009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甜樱桃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甜樱桃栽培已逐渐成为各地的重要的产业,为广大种植者带来较大的实惠。但是,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不论是管理水平,还是产量、质量、规模、效益等在各个产区均表现为参差不齐。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中,尚需做更多的工作。

一、     现状

目前,我国甜樱桃栽培遍布云南以北的23各省市,分为环渤海湾产区(山东、辽宁、河北、北京等),陇海铁路东段沿线产区(陕西、河南、甘肃、江苏、山西、安徽等),西南、西北高海拔产区(四川、云南、贵州、新疆、青海、西藏、宁夏等),北方寒地保护地栽培区(黑龙江、吉林、内蒙等),以及南方亚热带栽培区(云南、上海、浙江等)等5个栽培区域。2010年底,全国甜樱桃栽培面积约11万hm2,产量约35万t。山东、辽宁、陕西栽培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其中山东栽培面积为5万hm2,占全国栽培面积的45.6%,产量22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62.9%;辽宁栽培面积为2.8万hm2,占全国栽培面积的25.5%,产量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4.3%;陕西栽培面积为1.3万hm2,占全国栽培面积的11.8%,产量3.0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8.6%;其余各省占很小的比例。

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进步,甜樱桃设施栽培也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高效产业。全国甜樱桃设施栽培已有6 700 hm2,其中,促早栽培约4 000 hm2,防雨、防霜设施约2 700 hm2,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辽宁。避雨、防霜栽培主要分布在大连、烟台、泰安、郑州。

二、     存在问题

1、品种结构不合理

露地栽培,老品种面积大,早熟、中熟品种占的比例大,晚熟品种比例小;如山东以美早、红灯、萨米脱、黑珍珠、艳阳、拉宾斯、先锋为主,大连以美早、萨米脱、红灯、佳红、晚红珠、明珠为主,陕西以龙冠、红灯、美早、萨米脱、艳阳为主。设施栽培,品种单一。大连主要为美早、萨米脱、红灯,山东主要为红灯、美早、先锋。上市集中,果品市场供应期较短,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小。

2、技术落实不到位

2.1忽视栽培的基础条件

甜樱桃属喜温不耐寒的树种,不耐涝,也不耐盐碱,适宜土层厚、通透性良好的的、pH值在6.5~7.5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但是在建园的过程中,普遍忽视甜樱桃对土壤及气候条件的要求。

栽植之前,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土壤改良工作,不良的土壤理化环境,致使树体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或发育迟缓、或早衰、或抗逆性差、或低产。

在生产过程中,露地栽培,缺乏对高温、干旱,低温、寒冷及降雨等造成的自然灾害预防措施。冻害、旱害、涝灾以及高温致使果实发育停滞、降雨造成裂果等等现象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设施栽培,棚室的牢固性、保温性和采光性能差,不能抵御风雪及冬季低温寡照等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致使设施甜樱桃的产量和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2.2管理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重视地上忽视地下,重视产前忽视产后,重视结果树忽视苗木选择及幼树培养,重视产量忽视质量;盲目修剪、盲目施肥。树势衰弱早、产量不稳定、优质果率低,效益不稳定。尤其在土壤的管理上均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土壤的理化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低,一般在1~1.5%,对甜樱桃的生产非常不利。孙洪英等于2004~2005年对大连地区樱桃园的土壤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大连地区,多数樱桃园树体氮素营养水平较低或很低,钾素营养水平变化较大,但总体水平较高,甚至过高。多数点钙、镁、铁、硼营养水平较低,而锰过高。多数土壤有机质与氮、钙、镁、锌、硼含量较低;土壤容重普遍偏高,空气孔隙度普遍偏低。刘坤等对温室甜樱桃的土壤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温室土壤状况存在着更加严重的问题,表现为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土壤环境恶化迅速,而且在肥料的施用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2.3盲目使用激素,忽视食品安全问题

生产中,为了控制树势,减少工作量,使用多效唑等生长抑制剂控制树势,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被破坏,不发枝,叶片衰老快,红蜘蛛等危害严重,根系发育不良,树势早衰,病毒病、根癌病发生也较为严重。其中,病毒病发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建园但不成园的现象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据调查,温室甜樱桃栽培中,病毒病的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重的趋势,有的棚室红灯品种的发病率达到50%以上,尤其是过度应用多效唑、PBO等生长抑制剂的棚室表现较为严重,甚至达到90%以上。

近年来,激素不仅用在控制树势方面,各类坐果剂在设施栽培中也被很多人应用。各类激素的应用,不仅对树体产生伤害,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更重要的是与人们日益提高的食品安全要求背道而驰,也将严重影响甜樱桃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但很多生产者为了追求暂时的利益,而忽视果品的安全问题,潜在的市场风险却被置之度外。

2.4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差

由于风、雪、低温、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但绝大多数种植者抱有侥幸心理。露地栽培,防寒、防涝、防雨工作不能得到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冻害、涝害、落花落果、裂果现象频繁发生,很多园块树势参差不齐。设施栽培,表现在设施的牢固性差、保温性差、抗风雪能力差,温度、湿度、光照等不能实现合理调控。

3、忽视典型的扶持及示范作用

目前,在美国就被誉作黄金种植业的樱桃也被我们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及百姓所认可,但被重视程度确实差别很大。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很重视,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在技术上、资金上予以扶持,使得甜樱桃产业得以规模化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有的地方是企业或果农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规模小,产量、质量及种植者的利益均得不到保障。更重要的是,典型示范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樱桃这一高效种植业不能给种植者带来更大的实惠,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4、苗木市场混乱

由于利益的驱使,以及苗木繁育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致使苗木市场混乱。苗木繁育群体复杂,既有科研院所、也有企业、果农。苗木质量良莠不齐。一个品种多个名字,夸大宣传,标准不一,病虫害检疫不能充分落实。种植者在引种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以致于建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建园不成园的的现象。

5、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截至2010年底,山东和辽宁的甜樱桃栽植面积、产量分别为5.0万hm2、2.8万hm2和22万t、5.0万t,位居全国的第一、第二位。同样位于环渤海湾地区的河北面积为0.2万hm2,产量为0.5万t ,仅位居全国的第八位。陕西、河南、甘肃、四川等地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占比例也较小。

6、果品流通体系尚未形成,分散经营与标准化管理不相适应

由于实行包产到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与产品流通不相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甜樱桃的销售主要依靠产地批发,其次是观光采摘。果品流通体系尚未形成,且缺乏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尤其是设施栽培,由于成熟期不一致,不能实现果品批量生产。流通中介所需成本提高,果农的收益相对减少。果农被动的等待中间商上门收购这种流通方式不仅减少了果农利益,同时也增加了果农的经营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意识已逐步提高,要求樱桃产业实行标准化。但是,由于我国仍然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管理模式,使樱桃园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分散经营的局面限制了标准的落实执行。由于分散经营,不能实现标准化管理。不同的管理水平,使得不同樱桃园的产量、质量、效益表现也不同,这种状况极不利于生产地发展。

二、发展前景:

1、发展空间大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因甜樱桃果实生长期较短,在45~70d,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生产的甜樱桃成熟期因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对于相同品种或果实生长期相近的品种而言,上市时期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加之果实不耐贮,货架期短,不能够利用贮藏的方法长期占领市场,这就使各地甜樱桃自然形成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除露地栽培外,在非适宜栽培区(北方及高海拔地区)可以大力推广设施栽培,扩大栽培区域,延长甜樱桃的市场供应期。

2、市场前景广阔

2.1现阶段发展规模仍然较小

由于甜樱桃适宜栽培在年平均气温10~12℃、空气湿润的地区,适栽区域非常小,全国面积为11万hm2。与露地栽培相比,4000hm2的促早栽培规模更小。

2.2、市场需求空间大,经济效益突出

目前,甜樱桃已成为世界性果树,甜樱桃生产被称为“黄金种植业”,我国甜樱桃栽培更是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阳光产业。甜樱桃在我国虽然已有130余年的栽培历史,并且在近20年发展较快,但是,甜樱桃一直是作为高档水果出现,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几乎全部被国人消费,出口量几乎为零。尽管全国总产达35万t,但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讲,人均占有量仅为0.29kg。甜樱桃园的效益也一直是众多树种中的佼佼者。露地栽培,单位面积效益达到1~3万元/666.7m2,甚至更高。设施栽培效益更是其它果树所不能比的,单位面积效益达到4万元/666.7m2以上,高者达到20万元/666.7m2

3、民间自发力量强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论是政府还是各阶层人士,对甜樱桃这一高效产业的认识越来越深,民间自发的开展甜樱桃种植的企业、人士也越来越来多,规模越来越大,不论是种苗繁育,还是果品生产,他们都做得有声有色,在一定的范围内或区域内,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对甜樱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成为推动甜樱桃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

自发组织的经纪人队伍、发达的物流业,为甜樱桃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强劲的市场拉动力有效地促进生产, 有利于产业的升级发展。

三、    发展对策

1、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扩大栽培面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生产优质果品。实践证明,只有规模化生产,才能实现标准化技术的统一落实应用,才能有计划的开展品种的更新与布局,才能为市场提供丰富的、优质的产品,才能实现种植效益的最大化。

2、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建立标准化的苗木及果品生产示范基地

产业的发展仅靠企业或果农自身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要加强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等等方面给与扶持,鼓励种植者,增加种植者的信心。同时树立典型,建立标准化的苗木及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面,推进良种良法的推广步伐。

2.1建立标准化的苗木繁育基地

为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首先要根据区域环境优势,建立标准化的苗木繁育基地,规范苗木繁育市场。要抓好苗木的培育工作,严把苗木质量关。选择优良的、适于地区发展的品种(砧木),培育优质、无病虫苗木,确保建园质量,实现无毒化栽培。

2.2建立标准化的果品生产示范基地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典型示范作用,树立品牌,创造规模效应,带动地区甜樱桃产业的发展。

3、加强设施栽培产业及观光旅游业的建设

3.1发展设施栽培产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甜樱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反季生产效益突出,3至4 月份,甜樱桃的平均离园价达到160.00 元/kg 以上,每 666.7 m2效益在 万~10 万元,甚至更高。甜樱桃已成为众多设施栽培产业中效益最高的树种之一。在我国北方及西部高海拔地区,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优势开展甜樱桃的设施栽培,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2发展观光旅游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追求多样化的精神生活已成为一种时尚,甜樱桃观光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同时,也为种植者在甜樱桃的销售市场上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选择栽培更多的品种,供人们采摘,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求;除此以外,可以开展观花、观景等旅游项目,使旅游项目多样化,增加更多的收益。

4、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通过采后预冷、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延长市场的供应期。

5、搞好果品流通体系建设

强化产品信息服务工作,建立广泛的营销网络;建立果品专业合作组织与协会,发展农民果品经纪人队伍,实现果品的规模经营,以降低销售成本,创造规模效益;逐步发展“订单”农业,规避生产和经营风险,切实保护果农和果品流通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大果品营销宣传,扩大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福兴 孙庆田 张序等,我国大樱桃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烟台果树2012(3):3~5

【2】  刘坤. 甜樱桃设施栽培研究进展,北方果树.2012(5):1~4.

【3】  刘坤,许宏艳. 我国甜樱桃设施栽培发展现状. 北方果树,2011(2):47~49.

【4】  刘 坤,赵岩,于克辉等,甜樱桃保护地栽培关键问题及对策探讨,北方园艺2008(2):79~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