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的丰产群体结构
(2014-04-20 08:06:1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果树 |
苹果树的丰产群体结构
培养好丰产的树体结构,就打好了优质丰产的基础,但为获得连年稳定均衡的产量,还必须在良好的树体结构基础上,培养好丰产的群体结构。
丰产苹果树的群体结构,是指在单位面积上,组成果园群体的一些基本因素,如营养面积利用率、树冠交接率、单位面积上的总枝量、总叶量、叶面积系数和花枝率等,都能保持适当的比例,并长期得以保持。据烟台调查,丰产群体结构指标:覆盖率75%左右,不超过
苹果树丰产群体结构的主要指标:
(1)营养面积利用率高,树冠交接幅度适当据调查,丰产苹果园的营养面积利用率,平地一般不低于
(2)枝量充足,分布均匀从生产实践中看到,在长势稳定的丰产苹果园中,每生产1000千克苹果,需要2万个左右的枝量,才能保证所需营养。每公顷苹果园的适宜枝量,约为150万~225万条。平地和宽幅梯田上,枝量宜适当少些;山地窄幅梯田果园的枝量,可适当多些,但也不宜过多。枝量超过300万条/公顷以后,会因枝叶量过多,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枝、叶质量下降,无效短枝增多,营养积累不足,内膛枝组衰亡,导致质量、产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丰产群体结构,除要求充足的枝量外,还应保持健壮、稳定的长势,其指标是:外围新梢年生长量达30~40厘米,枝条粗壮、充实;短枝率维持在总枝量的
(3)总叶量多,叶面积适宜叶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和产量的高低呈正相关,但这并不是说,叶面积越大产量就越高。据调查,每公顷果园的总叶量超过2550万片时,便会相互遮荫而影响光照,降低光合效能,减少营养积累。那么,每公顷果园的总叶量以多少为适宜呢?调查结果表明,以保持1950万~2550万片为宜。但果园立地条件不同,总叶量的多少可以有所区别,坡地和山地窄幅梯田果园的每公顷总叶量,可以达到3000万片,平地果园不宜超过2550万片。适宜的叶面积系数,宜保持在3.5~4.0。
从生产实践中看到,每个苹果必须拥有一定的叶面积,才能达到各品种应有的单果重量。据调查,每个苹果平均拥有500~800平方厘米叶面积时,一般品种均可达到应有的单果重量:国光140~160克;金冠160~200克;新红星150~200克;红富士200~300克。
树龄不同,品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叶果比和枝果比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叶果比以30~40:1,大型果50~70:1,枝果比以3~5:1为宜。
(4)花量充足,坐果适量在栽植密度适宜,枝量适中的前提下,花枝保持在30%以
维持合理的树体和群体结构,首先要维持树冠有一定的大小,既要注意避免因长势减弱而加重修剪,造成树冠缩小,覆盖率降低,结果体积减少的弊端,又要防止骨干枝无限延长,增加树体交接,果园覆盖率过大,从而出现通风透光不良的后果。为克服上述不良现象,应注意对骨干枝的缩放修剪,使果园覆盖率长期稳定在
通过细致修剪,维持和复壮枝组的生长结果能力,是山东省威海苹果产区的修剪经验之一。在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肥力又偏低的情况下,通过细致修剪,可以维持和复壮枝组的生长结果能力,保证连年优质、丰产和高效益。
细致修剪,主要是对枝组的修剪,并不是加重修剪量,而是通过疏弱留强,减少无效枝,调整花量,和抬高枝组角度,维持全树的健壮长势,稳定结果枝组的结果能力。
具体修剪时,对中型结果枝组,一般采用留壮枝疏弱枝,抬高枝组带头枝角度,对枝组后部分枝进行较重短截,疏去过多花芽,严格控制结果枝与预备枝的比例等办法;对小型结果枝组,除采用中型结果枝组的修剪办法外,还可采用疏弱芽、留壮芽和部分枝组不留花芽,使枝组间轮流结果的办法;对大型结果枝组上的中、小型结果枝组,可分别采用上述处理中、小型结果枝组的办法(附)。
附:苹果树田间结构标准
(DB/3700;
1.群体结构
1.1覆盖率:果园投影覆盖率须达70%~80%。
1.2透光度:树冠投影下的花荫照光面积比值为10%~25%。
1.3树冠总体积:每公顷18000~22500立方米。
1.4总枝量:每公顷150万~187.5万条,冬剪留枝量105~120万条。
1.5单位空间枝量:平均1立方米树冠体积内,顶芽枝75~90条。
1.6单位树冠投影面积枝量:每平方米投影面积内,顶芽枝160~210条。
1.7叶面积系数:适宜叶面积系数3左右,不低于2.5,不超过3.5。
1.8花枝率:以顶花芽计,有花芽枝占总枝量的
1.9单位面积总果量:大型果品种每公顷18万~30万个,小型果品种每公顷24万~42万个。
2 树体结构
2.1树体:干高40~60厘米。树高4.0米左右,不超过4.5米。冠高3.5米左右,不超过4.0米。树冠半圆形或扁圆形,冠形指数0.5~0.8。
2.2主枝
2.2.1主干疏层形5~6个,第1层3个,基角60~70度;第2层1~2个,基角60度;第3层1个,基角50~55度。
2.2.2开心自然形3~4个,基角40~45度。
2.3侧枝:全树16~20个。第1层主枝的第1、2侧枝为背斜侧,开张角度80~90度。其他侧枝均为平侧。
2.4层间距:主干疏层形第1至第2层的层间距为90~120厘米;第2至第
2.5控制枝:插空选留。其上枝组数量占全树枝组总数的
2.6单株枝量:冠径4米的,枝量2500~2700个;冠径5米的,枝量4000~4500个:冠径6米的,枝量5000~7000个;冠径7米的,枝量7500~8000个。
2.7枝类比:粗壮的一类中、短枝占总枝量的40%。
2.8叶幕:全树叶幕分2~3层。主干疏层形的第1层叶幕,由1层主枝上第1、2侧枝的枝叶组成;第2层叶幕,由1层主枝的外围枝叶和第3、4侧枝上的枝叶构成;第3层叶幕由1层以上主、侧枝上的枝叶构成。
2.9叶幕厚度:以主枝中部为准,厚度60~80厘米。
2.10叶幕间距:以主枝中部为准,间距为60~8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