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台湾南山中学邀请,参加该学校建校60周年校庆,此次之行是我的首次台湾之旅。
时间:10月25日----11月1日
路线:北京----香港----台北----花莲(慈济大学)----台北(南山中学、台北故宫、士林官邸、阳明山)----埔里(日月潭)----阿里山----北港(奇美博物馆)----高雄----香港----北京
一路上主人安排非常紧凑,由于有几个人都是第一次来台湾,不仅好奇之心很多,新奇发现也很多。
让人敬慕的慈济:
据说无论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灾难,正严上人创办的慈济慈善机构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在全球志愿者数量已经超过400万人。我在慈济大学看见好几百人穿着统一服装排队从数十辆大巴下来,问旁边的人才知道他们都是刚刚完成5天培训的志愿者,而这五天培训的前提是需要捐助100万台币(约合25万人民币),天啊!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人愿意虔诚的追随慈济,我想任何一种服务或者商业价值真正被人们在心灵深处所认可,慈济的奇迹也会再现。换言之,品牌的力量可见一斑。
我们在慈济大学的研讨会分上下午,中间有两次茶歇、一次午餐。第一次茶歇开始前,主持人就告诉大家慈济推广环保,所使用的餐具都是环保用具,不用一次性纸杯和餐具,请每个人一定要用固定的杯子与餐盘,不要更换。我看到塑料水杯比一次性纸杯既细且小,上有刻度,取点心的餐盘和我们用餐时的小碟都大小一样。午餐是素食,简单、可口,每个人取一套餐具盛好饭菜回到自己座位用餐。餐后有人通知餐具可以带走,慈济感谢大家把这种节减、环保意识推广。尽管行李很多,我还是带回来这几个很有意义的餐具。短短的一天研讨会,慈济让我收获,让我敬慕。
联想大陆一些会议结束后,半瓶矿泉水瓶经常被成堆扔掉,杯盘狼藉的浪费、一次性餐具比比皆是,这不仅仅是行为的差异,更是意识的缺失。(图为我所用的餐具)
国学的回归
这张照片是我在参加南山中学校庆时,在一个教室里拍的。恐怕大陆很少有学校在课堂上讲《第子规》吧。据我一路与台湾朋友、同去的校长们交流,感觉台湾学校在国学的教育上比大陆要重视。管子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台湾很多学生都知道,当然台湾人现在正呼吁阿扁重新学习礼义廉耻。
国宝在海峡的那边
终于到了台北故宫,但遗憾的是时间太短,只能走马观花。听说日本人到台北的三天游,两天半都待在故宫里,不知道是好学呢,还是看我们的宝贝眼谗,望梅止渴。这话一点不假,我亲眼看见好几个日本人围着台北故宫镇宫宝物之一的象牙球(由祖孙三代镂空雕刻而成的象牙球,共19层,每层都可以360度旋转)叽喱哇啦的说个不停,其中一个家伙口水一直往下咽。
从能人时代到清朝,台北故宫收藏了约65万件文物,都是解放前国民党逃亡时运往台湾的,清朝的文件占有一半,剩下的件件精品。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新石器时代的玉圭、红山文化时期的白石玉女、商周的青铜器、毛公鼎、唐三彩明宣德的瓷器、孤品书画、翠玉白菜、肉型石、雕橄榄核、明清铜佛……琳琅满目。
我的初高中就在故宫旁边的161中,透过教室窗户向外往,就是筒子河。去过故宫若干次,珍宝馆里的很多珍宝和台北故宫所陈列的比起来无论历史文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逊色很多。盼望这些属于中华民族的的瑰宝早日汇聚一起,盼望海峡那边的国宝回到真正的故宫。
略显苍白的游玩
第一时间匆匆,第二大陆的风景看多了,以至于觉得台湾景点有些小儿科。只感觉日月潭的水还算清澈、阿里山的树还算翠拔,但在阿里山既没有看见美如水的姑娘,也没有看见壮如山的少年。凌晨4点多爬起来看日出,还是个云上日出。
后记:
2日晚终于回到家,周末去看老爸老妈,年过8旬的老爸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看见大半个月没见着的儿子后竟然动情的哭了:“你以后别去那边了,太危险!”哈哈,这算哪回事呀?我知道在他心里,台湾还属于国民党反动派。
前一篇:一样的中国人,孩子一样的苦
后一篇:童言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