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走进网校 |
2003年的“非典”劫难影响了整个中国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秩序。我们都还记得,在所有学校放假、学生在家期间,北京市教委开通了“教委网校”、“空中课堂”,组织学生学习。这一有力措施得到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网校在这个特殊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网校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1996年国内第一家网校――101网校诞生,随后在北京相继成立了国联网校、北京五中网校、北京四中网校、景山中学网校、汇文网校等名校开办的教学网站,仅北京就20余家网校,全国有200余家网校。一时间,众多网校百花齐放成为网络时代一条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十年之后的今天,许多网校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网校却经过大浪淘沙稳步发展壮大,消费者也由过去的盲目追求变成今天的理性选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格局演变呢?首先我们要明白网校的内涵,顾名思义,网校一词就是网络学校的简称。网校本身是一个机构,主要服务于基础教育,其最重要的本质是解决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时空下完成教育教学过程,网校当前的定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其次,我们要清楚网校的运营模式,通常网校是名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体,名校拥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资源,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这些因素是网校提供给广大学子教学服务的先决条件。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网络技术行业的高门槛,无论是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都是这些K痪弑傅摹?/SPAN>网校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前期投入特别大,所以必须由企业来参与,以弥补学校的不足。网校通过网络提供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服务的目的性更强。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陈丽说过
“不能因为企业的参与,而怀疑网校的核心功能。”
总而言之,网校的运营模式就是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队伍的支持,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以及管理、运营的支持,从而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客观地讲,北京四中网校、101网校、北大附中网校、人大附中网校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所依托的四家公立名校,同时也得益于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多年来,仅这几家网校服务过的学生应该超过数百万人。
历经坎坷发展的远程基础教育行业,也有很多网校没有走到今天。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主观与客观都有。首先是两大客观原因: 1、学生与家长对网校不认知,2004年四中网校在北京曾做过一次市场调查,50%以上的学生与家长不了解网校,绝大多数人还习惯于“老师教学生听”的面对面教学。2、近几年课程改革使教材版本多样化,造成网校在全国推广难度加大,提高了竞争门槛。主观因素主要是部分网校的资金实力与运营能力有限,再加上进入这个行业时没有做必要的风险评估,在没有做到优质教学服务时就在宣传上夸大其词,使得消费者认同感下降,最终被淘汰。
事实证明,网校的发展正在冲击传统教育模式。因为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传统教育模式上很多难题迎刃而解。我们知道计算机有三大特点:存储、交互、计算。充分利用好这三大特点开展远程教学服务是所有网校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的事情。举例说明:班级制授课,老师不可能判断每一个学生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而电脑可以轻而易举的记录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并统计哪里学习好,哪里需要加强,从而轻松实现个性化教学。再者,学生在网上与老师交流没有现实中的压力,像四中网校开展的网络面授班,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而在高中阶段的传统课堂,学生大都回避老师的提问。总之,网络教学的好处不胜枚举。
值得注意的是,约束网校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担心,怕孩子上网聊天、接触不良站点。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家长们应该都会认识到避免生病的办法不是躲避,而是提高自身免疫力。
当然,过分依赖网校是不可取的,陈丽教授说:“网校只能承诺提供优质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提供一个可能。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一个成功的远程学习者应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认知、组织管理,情感管理。其实远程教育客观上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有难处,有天生的不足,就是因为社会环境不够,社会环境的个体化,还有个体的社会化,教育教学最好的环境是社会化的环境。如果就在家里面,没有社会环境,对孩子也是一个挑战,这需要自我管理,所以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够适应的。不能因为一个孩子学了网校不好,就断定这个网校不好。而且,网校的发展特别需要创新,这里面有很多的风险,应该有一个摸索和探索的过程,做好社会化服务。让网校持续发展,让网校促进学校的发展,都还要很多的探索。”所以多方位的努力帮助一个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在网校学习也许是这方面的一个捷径。值得强调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学习,很多网校都配有班主任和辅导老师,他们可以监控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在现阶段,中国基础教育网校正面临着发展的第二阶段,就是怎样弥补传统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孩子更快乐的学习。通过网上和网下的教学服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优质教学的共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未来的第三个阶段,网校的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一定会与基础教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走进课堂,她的功能就不仅是作为课外补充了。课堂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不改变模式,不改变方式,只是简单地讲,任何人都会厌烦,更何况是孩子。因此,网校如果发展到了这一步,一定会打开一个更大的空间。作为一个业内人士,我会努力,见证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