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将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对他们期望值太高,施加的压力太大,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没想到其实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最重要的。与孩子平等交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把孩子作为一个人来全方位地培养,而不是仅仅把他当作一个小孩子在指挥。真正从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去关心和爱护孩子,孩子必将朝着理想的道路上前进。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走自己的路
广西南宁学员家长 李建国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为人父母的愿望,可现如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却常常没了头绪,对孩子的一言一行抱着不理解或严加指责的态度,于是二代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代沟。如何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走一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培养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家长们所面临的问题。现在我就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许多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要逐步树立自信心,从实际出发,抛开不现实的东西,目标切不可定得过高。孩子在刚上初一时,全校进行摸底考试,结果排名在490多名(全年级有520名学生),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周围有很多朋友也因此而采取斥责甚至打骂孩子。这个结果对我来说这个结果的确也是打击!我调整自己,平静下来与孩子把这些情况做了比较、分析,总结出这次考试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每科可接受的新目标,重点依然在基础知识上。因为所谓的难题,也是由多个简单的问题组成的,只不过问题切入点并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所以基本知识依然是关键!提高2~3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这两到三分的努力,让他看到希望,增强了自信心。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如现在初三的化学科目,上个月的月考成绩为87分,那么这个月就定在提高2~3分,向90分进攻,要是定在95分以上,他一旦上不了这么高,就会感到失望,一而再,再而三的,总是达不到目标,自然会感到绝望,对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严重受挫。经过两年来这样不断的调整,他终于走出了困境。我经常对他说:“考分不是目的,这个分数只不过是代表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多少!要真正的去掌握知识,不是简单的作考分的奴隶。”
其次,帮助孩子开拓视野,寻求课外帮助。刚开始在初一时就请家教(大三的学生),后来发现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好转,每天一小时主要是陪着写作业,初二下半学期听了北京四中网校的报告,又到南宁分校实地上网查看内容,发现网校有大量的、广泛的资源,而且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就这样上了网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还可以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11月的月考已提高到157名。再就是选择一种你认为好的课外读物,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抓住重点,缺什么就补什么,课外补习就达到目的了
还有休息要好,营养要跟上。孩子还在长身体,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吃喝基本不是问题,但要吃好有一定的学问,我们提倡不吃或少吃零食及各种油炸食品,以正餐为主,一天要有一瓶牛奶。午睡非常重要,哪怕10分钟的睡眠,对下午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晚上不要开夜车,基本上在10点半就要休息。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心理素质。每周末的晚上都要与同学出去打篮球、聊天,一是可以锻炼,二是可以通过同学、朋友的聊天,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使心理成长更全面。现在的这一代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了兄弟姐妹,于是,这样同龄人的沟通,就显得那么重要。当然,在交往的过程中,家长也要给孩子正面的引导,让孩子正确的明辨是非,发现异常,切不可急躁、斥责或说教式的教育孩子,应与孩子讲明利害关系,与其一块分析,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真正认识事情的正反面,强调团结、友爱、平等。
家庭要民主、平等、和谐。我们的家庭遇到什么事,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如买车、购房、旅游甚至是交话费、到超市购物等。让他感到他在这个家庭的重要性,是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经常与他一起运动、一起做游戏,利用家庭的条件,如门框做引体向上、在床上做俯卧撑、在厅中举哑铃等,如今从三年前一个俯卧撑都困难,现在可连做二十个,就是这简单的运动,短短的十几分钟,却增强了家庭的和谐氛围。如果家长居高临下,家长式的要求孩子这不行那也不行,势必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相信许多家长都很多的经验和教训。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孩子不仅不会愿意与我们家长沟通,还容易走极端,在电视或书报上也常有这方面的报道,将父母杀害或是杀害他人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意想不到的祸害。教育孩子,首先家长不能心浮气躁。有些家长将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对他们期望值太高,施加的压力太大,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没想到其实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最重要的。与孩子平等交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把孩子作为一个人来全方位地培养,而不是仅仅把他当作一个小孩子在指挥。真正从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去关心和爱护孩子,孩子必将朝着理想的道路上前进。
我相信,每个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现在孩子学习上有了一些进步,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种安慰,也让孩子看到了希望。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当初孩子的成绩没考好,我们采用责骂的方法,孩子不会有今天的进步,还不知会把孩子引向何种道路。
李苏阳父亲:李建国
摘自《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