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漏报12考生志愿是丧尽天良的阴谋

(2006-08-13 11:25:55)
分类: 教育杂谈
漏报12考生志愿是丧尽天良的阴谋
文/木王
 
漏报12考生志愿是丧尽天良的阴谋
       读延安一中漏报12学生志愿的新闻我欲哭无泪。下面是山西新闻网的消息:
        “日前,地处延安市洛川县的延安市第一中学的12名高考考生发现,分数比自己低的同学都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而自己填报志愿后却一直杳无音信。经询问发现,原来他们填报的志愿表根本就没有交到当地的招生办公室。学生家长称学校工作有失误,学校称学生晚交了志愿表。
        延安市教育局已责令市招生办公室派人到延安市第一中学调查此事。延安市第一中学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将负责考生志愿信息上报工作的教师高海峰予以解聘。漏报的12名考生中已有5名考生落实了报考学校。”
        我为什么欲哭无泪呢?欲哭是为那些可怜的孩子,谁也没有得罪,就被自己最可爱的学校谋杀了。孩子的理想和未来,贫穷父母的期望,瞬间化为泡影。做家长的和做学生的亲身体验一下,这个假期的日子他们怎么过?这一年的日子他们怎么过,这一生的日子他们怎么过?无泪是对学校和可恶的教育制度,已经心死了。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做出这样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到惊奇。
        本来我想就教育制度发一通感慨的,做一番深刻分析的,但是,拿起笔来又感到了一种无奈。因为就教育制度的事情,我们感慨地已经不少了,深刻分析得也已经到骨头里了,再分析还能有分析到天上不成?
        我只想简单地作一点判断性的说明:漏报12名考生志愿完全是故意,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阴谋。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提高明年的升学率。这是傻瓜也会算的账,12个大学生复习,明年高考学校又多了12个大学生,升学率又提高了一大截,奖金有了不说,领导的官位也就提高了。你想,高考报志愿那么严肃的事,怎么会出这么低级的问题呢,除了故意还能怎么解释?就算是学生晚缴了志愿表,你怎么不查一下督促督促?再说了,学生能晚到哪里去?补送到招办也不会有事的。这种拙劣的欺骗手段,只能欺骗那些不懂教育的可怜的家长们。再说高海峰如果不傻的话,他能拿着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吗?
        其实和这事类似,而且更黑的事情在全国已经普遍存在了,就是报志愿时,领导授意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给学生参考时,尽量往高处报,使学生落榜,然后回来复习,第二年又是一个大学生名额。有的学校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条行规。这比漏报事件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更黑。还有每年的复习生争夺大战,简直到了寡廉鲜耻的地步。好学生只要你到我这儿复习,叫你爷爷奶奶也行。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多赘述。
        最后我要安慰高海峰老师几句:只要你守口如瓶,你会毫发无损的,等过去这一阵子,你还会是一条好汉,甚至能得到提升。不过你下一次帮助领导的手段可要变一变,不能漏报了,最好是去给考生往高处报志愿,既不犯法也不违纪。
        呜乎哀哉!
(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启发就请投我一票。感谢您的。)
(1)博客大赛投我一票  (2)2006年高考作文同题征文大赛漏报12考生志愿是丧尽天良的阴谋
 

相关链接:
延安一中漏报学生志愿 11考生痛别高校梦(图)
漏报12考生志愿是丧尽天良的阴谋
漏报12考生志愿是丧尽天良的阴谋
漏报12考生志愿是丧尽天良的阴谋
 
学校漏报 十一名考生痛别高校梦
    主持人:十年寒窗,等来一朝高考佳绩,在今年,陕西高考招生工作结束前的一天,延安市第一中学成绩上线的11名高考生,却面临人生命运的瞬间改变。
    配音:就在招生工作即将结束的前一天,延安市第一中学的11名同学才知道,他们填报的志愿根本就没有被学校投递出去。
    同期:高考考生 蒙娇 我都要崩溃了......
    考生家长茶不思、饭不想......
    配音:出现11名同学被漏报志愿的情况后,陕西省重点中学延安一中接下来的做法更让考生和家长们难以接受。
    8月4号晚22点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截止时间,这11学生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志愿被漏报后,于8月4号早上来到学校,希望学校赶截止之前采取补救措施。但是延安一中却一直以考生自己的过失为由进行推拖,使考生错过了被补录的最后一线机会。
    同期:高考考生蒙娇他们坚持说是我们交晚了,学校没有任何责任......你们愿意闹就闹去
    配音:就在这起漏报事件被当地媒体披露之后,学校的态度也在瞬间发生了改变。8月8日,考生薛静云收到了校方送来的一张协议。
    薛静云今年的高考成绩为503分,她填报的志愿选择了全国重点院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503分的成绩也达到了西安交大这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是由于自己的志愿被学校漏报了,现在她不得不通过征集志愿的方式选择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材专业,由于北京和西安存在着明显的消费差异,薛静云开始担心家里的经济负担会随之加重。
    在田翠、蒙娇和郭晓霞三位同学看来,现在她们还远不如薛静云那么幸运,因为直到现在校方还没有对他们做出任何的表示。郭晓霞的父亲除了接到一个学校打来的电话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的音信。(徐平韩光)
考生郭晓霞的父亲:问我是干部还是什么身份,我说是农民,挂了电话就再也找不着他们人了。
    考生郭晓霞:如果不能支付昂贵的学费,很可能面临失学
    8月10日,当记者跟随几位家长一起来到延安市第一中学时,校方就此次漏报事件的相关情况给予了明确的答复。
    延安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张世辉:学校对这一事件非常重视,因为责任完全在校方
    据这位负责人讲,经过调查组的反复核实,最终确定是由于学校工作人员的疏乎,造成了这起漏报事件。
    目前,漏报事件当事人高海峰已经被校方解聘,不过我们在学校里意外地见到了他。
    高海峰:我很惭愧
    再多的歉意也无法挽回11名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而家长和考生们也都坚持认为,这样的失误决不仅仅是当事人的疏忽和没有责任心,校方的管理也存在着严重的漏洞,让考生和家长感到气愤得是,学校既然已经承认了错误为什么还要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呢?
    虽然校方在面对我们的镜头时态度是如此的诚恳,但记者发现直到现在他们对于这一事件的解释还存在着很多漏洞。
    配音:但同学们却并不同意校方这样的说法。
    主持人:据了解,11名漏报高考志愿的学生,已经有人选择了复读。复读明年可以再考,但延安市第一中学在今年高考中出现的管理问题,由此给11名考生和学生家长造成的痛苦和遗憾,责任到底该有谁来承担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