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墨子

(2007-05-13 10:22:18)
    这里的墨子多指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墨子,而并非史上崇尚“兼相爱交相利”的圣人原型。 
    首先要说到人文学社的社长陆为中,有一天他拿着一篇论文跑到我宿舍,摆了半天POSE以后对我说:你看这篇《非攻》,墨子他老人家是讲究兼相爱交相利的,坏事一般不做,要做就做到底,你看看能不能把“非攻”改成“攻”啊,改好了我请你吃饭。 
    自那日起我便开始了不眠不休——这话说起来相当不要脸,因为三个星期我未动一字。而陆某人每天跑到我宿舍监督论文修改的进程。有时拿根香蕉,有时吃个苹果。直到有一天他良心发现只有自食其力才是王道以后才哭丧着脸飘然远去。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墨子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便滋生出诸多的社会学败类。于是墨子出现了。他的出场意味着千百年以后一部名为《墨攻》的影片有了最原始的剧本。可惜的是《墨攻》和《非攻》是不一样的。在影片里,革离以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赵军,宣扬的是一种反战的“人道主义精神”,而历史上的墨家其实并不怎么人道。就比如“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墨家学说的典型意识——据说受到了此后千年里黑道团体的崇拜(是听刘勃老师说的)。 
    而在《故事新编》里,墨子虽是为民请命的行侠者,却终逃脱不了鲁迅先生锋利的笔端。罗嗦的墨子,在《公输》篇里尚还过得去,一经鲁迅先生的转述,怎么听着都像是《大话西游》中的唐僧。 
    当然,墨子骂儒家“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儒者则称墨子“兼爱无父,像禽兽一样”。颇有点互相抹灰的味道。但是在历史上这两家人未必见了面就要冲上去厮打。在《非攻》里,公孙高代替孟子说了那些话,并且“很生气”,然而墨子也只是“笑了一笑”,总还是有些礼貌的。就比如我现在见到陆同学,虽然心里面想这家伙怎么还不请我吃饭啊,表面上却要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然后不经意间淡淡地问一句“你的论文还过得去么”,以迫使其露出熊猫盼盼的本质。 
    王小波称道墨子,主要在他科技方面的才能。所以我才会私下猜测,公输般能和墨子在一起聊天也是因为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他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最新款式的印钞机以及股市行情之类。倘若他们在一起工作,说不定可以迫使楚王给他们加工资。 
    墨子主张节用、节葬、非命、非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说实话,在系统地接触墨子之前,我只听说过“兼爱、非攻”,其中最常听的就是“兼爱”,因为梁启超这家伙说墨子的主张都是从兼爱里衍生出来的。而我听到这些话就在想兼爱和事鬼有什么关系(我们学校以前是大坟地)。          
墨子生于鲁而仕宋(孙诒让《墨子閒诂》),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止楚攻宋,献书惠王以及居鲁与儒者辩。其中止楚攻宋也是墨子一生中最光辉的成功之举。 
    听说墨子在少年时代在儒家那里受了点刺激,就自立门户。这就好比熊猫盼盼因为看不惯当今社会的文学低俗化,而在三江学院创立人文学社。虽然这社团的名字还值得商榷,但也算是和“人文”沾上点边,而熊猫盼盼作为开山老祖,地位等同于墨子的历史还是不能被抹杀的。(怪不得在他那篇著名的《试论〈故事新编〉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思想内涵》中对墨子大加礼赞,称他是“不顾个人安危而救民于水火之中”。) 
    因为听说公输般在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墨子就匆匆奔行十天十夜,赶到了楚国郅。这件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他给后世留下了诸如“墨子由于跑得太快,鞋子烂掉了就用衣裳裹住脚掌”之类的神奇传说。 
    及至郢都,墨子拜见了公输般,发扬自己口齿不清的特长,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终于说服其带自己去见楚王,并在楚王面前进行了一场攻防战的越时代话剧。公输般败掉了,楚王很扫兴。公输般就说:我要杀掉你。而墨子对此早有准备,他说:我有三百多个粉丝正在宋国的城头严阵以待,为这场轰动全国的PK做准备。于是楚王更加地扫兴,只得取消了攻宋的计划。对外则宣称是广电总局的审核批文还未下来,而全国的文艺类节目又过多,无法提高收视率。 
    实际上这是在作弊。 
    在《故事新编-非攻》里,墨子也还算是个忧国忧民的光辉知识分子。既不像老子那样是段“呆木头”,也不像伯夷叔齐那样“义不食周粟”。轻轻的他来了,轻轻的他又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剩下墨子的宣传单在各国间招摇。在乱世之中,他是个有真才实学的草根哲学家。 
    熊猫盼盼也是个草根哲学家,他一直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他的博客点击率可以过万,于是他不断地改变自己博客的名称,从李连杰开始,一路奔驰到现今的金庸。其中发现当他使用了“魔兽世界官方博客”的时候,骂他的人比赞扬他的人多。当然也有不怀好意者一直劝他把博客名改为“芙蓉姐姐”。 
    还是说到墨子。墨子成功地说服楚王停止攻宋,使其一时间名声大噪。墨家学说也成为先秦时唯一可与儒家抗衡的“显学”。墨子著述《品春秋(上)》,预订量达到了180多万,比当时的先锋派作家郭某某多了一百多万,签名签到手软,导致其每次签售的时候都自带按摩师。 
    但是为了宣扬他的学说,也就顾不得这些了,只要自己的主张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算是为后世留下了一笔财富。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们周同学翻译《公输篇》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原来墨子是有脚气病的——这得益于其常年奔走于各国间又没有鞋穿。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鲁迅《非攻》)他跑到城门下去避雨,结果还是被守城的士兵赶开了,并且由此鼻子塞了十多天。可见擅长守城的墨子教会了他们多大的本事。      07.05.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失踪猫的隐喻
后一篇:感恩七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