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那些事 父母怎么跟子女说
(2012-05-27 11:58:18)
标签:
婚恋情感子女教育心理赵励君eap杂谈 |
婚恋那些事 父母怎么跟子女说
(本文已发表2012年5月24日《今晚报》)
家有儿女初长成,关于婚恋、关于情感、关于性,父母有一肚子想法,也有无数担心。父母如何做好关于上述担心的提点与教诲,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婚恋教育更应注重父母“身教”
一方面,在情感、婚姻模式上,子女成家后是过得“鸡飞狗跳”还是“举案齐眉”,其实都是父母情感模式的再现,父母本身需要做好榜样。另一方面,父母要注意给子女足够的爱,不让孩子情感匮乏。
青春期孩子出现的一些情感问题,表面看是教育、管理缺失,实际上是孩子感情匮乏引发的。不缺爱的孩子,在青春期虽然萌动,通常不会出大格。但如果孩子一直处在情感匮乏状态,青春期很可能就会顺势发作,不顾一切地寻找新的臂弯满足自己的感情饥渴,此时父母再想靠几封信、几次谈话“纠偏”,往往已经回天无力。
情感教育 还需细水长流
一些父母喜欢在关键时刻通过写信,跟子女“笔谈”婚恋话题,传授人生经验。不可否认,写信有一定效果,不过这也是一种相对较“笨”的方式。
父母对子女的情感、婚恋教育需要“细水长流、潜移默化”,寄希望于一封信说清楚、起作用,往往达不到效果。毕竟孩子到了十四五岁,已经开始逆反,父母偶尔一次掏心掏肺,孩子可能会有所触动,但这种触动持续的时间很短,并且父母针对子女的现状指手画脚,极有可能引来反感。
更好的方式是日常 “旁敲侧击”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父母几乎不必跟“专门、专题”地核子女研讨恋爱问题,而是可以在漫长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共同收看相关新闻、影视后,或是在谈论某些第三方事件时,父母与子女之间共同议论几句,父母借此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时父母甚至可以不跟子女谈,而是夫妻俩人就旁人的婚恋展开讨论,让孩子听到。父母这些“无意”的观点会被子女内化吸收,渐渐形成自己的婚恋观。
(本文已发表2012年5月24日《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