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厌倦了一众时尚杂志从头到脚“国际化”包装,口沫横飞“本土化”炫耀的“大金牙”式嘴脸,这个东西倒可以调剂一下视觉神经。准确地说,是一本叫《东西》的新杂志。
亚光的纸张,独特的图片,清新的文字,别致的版面。。。必须承认,自己的确是“外表俱乐部”的成员之一(不过,排名一定在华子和绫子之后)。这《东西》吸引老妖的首先是----好看。然后----实用。就像吃鱼翅不环保,吃燕窝不家常一样,顶级大品牌和当红大明星的bling bling世界距离寻常百姓----没十万也有八千里。能够接地气才是大众消费者们关心的话题。
《东西》从封面开始已然平凡中见别致----以一个女孩自己画的logo T恤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就像佳凝写的开篇注解一样:“用自己的风格塑造你想成为的角色,这和钱包里有没有足够的钱关系不大。”喜欢这个女孩(应该是女孩吧)的文字,上一期写到了她自己的一个梦境,这一期写出她对杂志的清醒。“我们必须尊重读者的智力和判断。”的确。“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是一个正在完成原始积累的族群为自己的虚荣所付出的代价。惨不惨痛,只有钱包知道。之后哪?总会成熟。“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不算富有的人但很会打扮自己。整个人看上去和谐的一塌糊涂。他们或许买不起设计师品牌,也不太关心新款不新款,他们显然也没有被潮流所左右,重点在于,找到自己的风格。”所以,在《东西》里,可以了解寻常潮人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到丰简由人的消费观念。
时尚不仅是穿衣戴帽,更是生活方式。高明的时尚杂志是指南针,总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东有《 NON-NO 》西有《 Wallpaper 》都是那种随时拿起一本,哪怕是几年前的某期也不会觉得过时的那种杂志。《东西》以普通人做封面,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和风格,但是不是能贯彻,拭目以待。有一点很重要:不装,才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