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咪呀

(2007-08-08 01:42:26)
标签:

影评/乐评

看完《妈妈咪呀》。全身大汗,头顶热气,乘着个兴奋劲儿和兄弟们去簋街大吃大喝一顿,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写字。。。妈妈咪呀

应该是十年前吧,看过当时刚刚出炉的《妈妈咪呀》,只是那时身处伦敦的老妖囊中羞涩,还是按照以前做学生时的习惯,买了所谓的“开场票”(开场十五分钟后卖出的廉价票)。付出占全价三分之一的钱看到多过三分之二的音乐剧,无论如何都是很值得的。剧情幽默轻松,还有abba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难怪《妈妈咪呀》被誉为“最佳抗抑郁药”。听说:在911之后,全美演出市场一片萧条,百老汇在休整之后被安排第一部上演的就是《妈妈咪呀》。照常热烈的演出效果,被报纸大肆标题:《妈妈咪呀》温暖了美国受伤的心。。。

说实话,这次的演员并不是顶级的百老汇明星。但是奔放的舞蹈,真实的歌唱,质朴的表演,让每一位有名字或者没名字的角色不但都牢牢地在舞台上站住了,更能牵动着观众们的喜怒哀乐。相比国内有些所谓“音乐剧”中的假唱,其实观众要求的仅是最基本的----真诚。

“妈妈咪呀”深知他们的占尽流行音乐的便宜,所以在每场剧情结束后还会有几首abba歌曲的表演时间,为的是可以让观众也有和台上演员一起畅游80年代的感觉。看伦敦那场时,有大约7,8首歌,长达半个多小时的abba时间。台上台下狂欢一片,欲罢不能。。。可能是东方人婉约的个性吧,有或者国内观众对abba还不是太了解的缘故,在这场的“妈妈咪呀”中的abba时间只唱了三首歌,台下反应也不算太热烈。身边的弟说,在我们那一片的观众中只有老妖和后排的两位中年观众从头high到尾。嘿,一不小心还暴露了年龄。开始疯狂地想念和妖一样喜欢abba的,v时代的兄弟姐妹们,如果和他们一起观看的话。。。

abba不仅是一个乐队,更是一个年代的标签:迪斯科,球形灯,喇叭裤,所有70,80年代美好的向往糜烂的生活。妈妈咪呀

做一下普及,有关abba:这是一只由两对分分合合的瑞典爱侣在1973年组成的乐队。abba是取自四个人每位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自成立后,这个创作型的组合就得奖无数,迅速红遍欧美,成为瑞典国继著名的volvo汽车之后的第二位赚取外汇的国宝品牌。同时也是历年全球唱片销量榜上仅次于甲壳虫的乐队组合。

喜欢abba是因为他们的音乐总是令人愉快的,最妙的是它所传达的快乐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的。。。遗憾的是:创造快乐的他们却在1982年分道扬镳,abba随之解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如此人才
后一篇:吃穷自助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