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严歌苓。觉得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不论是“天浴”,“少女小渔”或者是“扶桑”都是叙说女人故事中的精品。随着阅历的增长,到看完她的“第九个寡妇”就更得佩服她是位聪明绝顶的作家。
严歌苓笔下的葡萄是被别人认为一辈子都长着双象7岁孩子般的眼睛,天生缺乏惧怕的生坯子。在不同的年代,遇见不同的危险(侵略,战乱,土改,饥荒,四清,文革)都是本着也许不被大众认同的最朴素的原则生存下来了。所有的活物(包括人)在葡萄眼里都是平等的,是有感情的。她的善良是天经地义,是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葡萄知道的(但她不会说)是做人最基本的,仁义。所以上到可以救活并窝藏公爹几十年,下到杀家中近将老死的驴,葡萄都是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葡萄的单纯更来自于她对一切的事情并没有更多的奢望,于是,所有的磨难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见招拆招了。
作者写的不仅仅是女人,更是人的,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人的故事。在一个走过近七十个年头的村庄,来来往往的外乡过路人(日本人,逃荒着,军人,侏儒,作家,知青)按葡萄所说的----谁都呆不长。睿智的老人,愚钝的乡民,泼辣的女人,叫嚣的干部,犯错的医生,全村的居民,真正面对的依然是活着,过日子。只要是活着,就是希望。(这也是葡萄一直鼓励她公爹活下去的原由。)正因为如此,人所具有的一切欲望在葡萄看来都是不可恨的。作为一个门前是非多的寡妇,葡萄竟然坦坦荡荡地正视自己的欲望。这被我们看来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勇敢(村里人说她死心眼),对于她,却是自然而然的。
如果说“白鹿原”是男人,那“第九个寡妇”就是女人。是一位包容一切的母亲。谢谢严歌苓为我们描绘的这幅图画。
也尝试过写小说。眼高手低得不仅仅是汗颜,更是想拿巴掌扇自己。佩服所有的----耐住了寂寞,榨干了脑汁,辛勤的写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