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读者们:《城市医生饶及人》已面市发售

标签:
城市医生饶及人十年规划中国情城市建设美国房产 |
分类: 其它 |
最近由铁道出版社发行、刘世英策划、朱仰晴编著的新书《从美国梦到中国梦——城市医生饶及人》已经正式面市发售了。这几天来陆续赠送了很多本给我的朋友们阅读,听说在首都机场及火车站等地的书店也比较畅销,大家都反映说不错,很是让人欣慰。这也是我的《十年规划中国情》系列的第三本,虽然前两本是我自己著述,而这一本是由旁人来写我,用的是旁述的口吻来说我的规划之路,角度不同,毕竟“此书非我出”,相信我的读者们也会非常有智慧地去阅读,参透我在当中的那些让规划从基本意识上升为全民共识的期望。
下面是一篇我们《美国龙安》季刊编辑部主任在读过这本“城市医生”之后的一点小感悟,给大家分享一下,也借此帮助大家更好地阅读此“非我出”之书。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城市“医生”饶及人》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刘世英◎策划,朱仰晴◎著,定价28.00元)
我看“城市医生”
文/《美国龙安》季刊编辑部主任姚妍艳
环望我们所处的城市,在我们每天生活、工作及休闲时游走的这个空间,是否让你感到舒坦安逸?如果你的内心莫名地产生压抑,感到不安,那多半是城市构成的某一环节出了状况,比如空间的不和谐、文化的断层、遗失了自然资源、千城一面……“城市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它有很多功能,有它的寿命,城市不是说永远不会老化的城市,有的城市两三百年,有的几千年,就像人有的活到三四十岁,有的活到上百岁。所以,城市里面的功能组织都要维护好,比如污染,就像是人的身体发炎一样,是要开刀还是要进行重要调理,都需要‘医治’。”这是“城市医生”饶及人先生为中国城市把脉时的感触。
我们既然在乎自己的生活,就应该在乎所生存的这个城市空间,才有可能“它好我也好”。有此意识下,“医”城者的角色倍加重要。在“十一五”规划思路中,饶及人先生提出了“大国变强国核心在于创新”的观点。民富国强当然是大家共同的愿望,问题是怎样才能实现目标?对此饶及人先生提出要“通过规划大国变强国”,而具体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中西合璧的多元化规划战略;二是符合“与时俱进”的应变规划战略。
这位敢言直言的“城市医生”曾毫不避讳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现阶段规划方面的一大弊端:“由于在政绩方面重城市建设、城市形象的营建,对于环境保护只是口头鼓励,造成很多城市建设官员在形象工程上面大做文章,而不屑于做环境保护。由于规划不力,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的保护考虑不周,在国家建设中,最大的浪费,往往就是城市建设的浪费,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这是作为医“城”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眼光与魄力。
不过,如果你认为这位曾经坐镇纽约市规划局出任局长要职、如今执掌一个集团的城市规划及城市运营事业的“城市医生”家世雄厚、一路顺畅,那未必确切,在台北的那些童年时光,在纽约的那些学习与打拼的岁月,其实含着很多艰辛的回忆。在《城市医生饶及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成功有成功的机会和道理,失败有失败的原因和理由,但是你重新去复制也复制不来。最重要的是要有意志力,人的意志力完全要靠自己,而且入境随俗、就地扎根是很重要的,慢慢去适应新的土壤。”这是饶及人先生回忆起坎坷移民路的感触,但也恰恰是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更能锻炼出今天的这位目光锐利、敢想敢言的“城市医生”。
此外,这位“城市医生”又不仅仅是个严谨的建筑师、商人,他会常常跳脱出来看中西方的差异、看官场、看行业、看企业管理、看人生,进而生发出一些个人的感悟与言论,生活中的他则感情丰富。他说:“每个人一辈子的追求,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人生更有趣味,如果都有答案的话,人生也没有趣味了。过程很重要,目的不一定很重要,努力可能会失败,不努力却永远也不会成功,把现在的时间用好,把日子过好,这是很重要的。昨天已经来不及去后悔,明天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把今天过得实实在在是最重要的。”在该书的作者眼中,一丝不苟的饶及人其实就是一个性情中人,经过第三者眼光的描摹,“城市医生”的形象更丰满立体,有血有肉,也更加人性化。你或许会对条条框框甚至很“大道理”的城市规划言论感到不容易领会,但借由这位“医生”丰富的人生故事或许能对“规划”有更形象的认识与体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走过疯狂发展的第一阶段。饶及人“医生”却如此精辟地总结中国的城市规划也刚刚走完普及的过程,即“有意识,无共识”。“以前我在美国就说过参政有三步曲,第一是认同自己是美国的一分子,第二是关心周围的政策,第三是参与政策,这样最后就能够建立政策。同样,我认为中国的规划也应该有三步曲,并通过《十年规划中国情》这个系列丛书来阐述(2005年的《十年规划中国情》、2007年的《寻找中国城市的魂》及2009年的《城市医生饶及人》):第一是要把领导的思路打开,知道规划的取舍与目标,所以我的第一本书《十年规划中国情》就是以小故事来讲大道理,第二是希望做规划的人知道怎样寻找精髓,能事半功倍,所以出版了我的第二本书《寻找中国城市的魂》,第三我希望能够全民参与规划,让规划科普化,并使老百姓正确认识规划,而非把它当成遥不可及,与切身无关的事情,所以由旁人写了一本《城市医生饶及人》,让更多人来经常关心中国的规划政策,参与规划政策的制定,监督规划的执行。”这是饶先生在接受某业内媒体采访时对这一系列书籍的综合阐述。
虽然“城市医生”是医治城市弊病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但是如果能够广泛影响全民,让大家都能广泛关注城市的建设,善于发现并及时主动规避引发城市弊端的种种现象,并都来重视并参与我们所在的城市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这也是“城市医生”饶及人先生主动承担起的职责。在其事业生涯里,很大一部分是在通过言论影响民众,包括此次的《城市医生饶及人》一书,不过此次已不是由饶先生本人来阐述,而是借第三者的眼光来剖析,这将更客观更切合普通大众的视角,帮助他们感同身受理解中国的城市规划。
能医城,更能医人,才谓真正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