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饶及人的相识与交往

(2009-01-31 07:11:13)
标签:

情感

分类: 其它

《 前言:龙安公司于1984年3月18日成立于纽约长岛,当时的公司名字是Long Island Design Collaborative,中文龙安建设,而龙安就是英文长岛的谐音。光阴飞逝,一转眼,公司马上要过25周年生日了,为了庆祝这个日子,集团下属的汉诺咨询公司正在策划一系列的活动,其中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是让一些在龙安工作过的员工,写他们对龙安,对我的感言,预备放入第16期的龙安季刊中。我曾对季刊编辑说,感言可以写好的,也可以写不好的,只要是发自肺腑之言,或是肺腑“直言”,都可以刊登。这是收到的第一封,在此公开给各位指正。饶及人于瑞士》

 

我和饶及人的相识与交往

 

初次见到“饶及人”这个名字,大约是在1994年初,当时我在一个房地产集团公司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公司总裁首次出访美国的行程安排协调工作,在美国的公司同事通过传真发来的资料中,特别推荐总裁到纽约后同饶及人会见,并同时发来了关于他的介绍资料。

 

通过资料我了解到饶先生的一些背景情况,得知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担任过纽约市规划局长的职务,此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从事建筑设计、规划和室内设计工作,好像还有一部分办公家具和建材的经营业务,并且正准备在我国的海南省设立分公司开展业务。

 

除了觉得饶及人这个名字很特别之外,我还对他当时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惊讶和钦佩。因为据我了解,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并不高,进入上流社会更是十分困难,何以一个华人能够在刚刚三十出头就担任纽约市规划局长,我想一定是因为他特别的优秀,因此也就很希望能够有一天见到他,看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有多么的优秀。

 

也算我心想事成,在我们公司总裁从美国回来不久,大约是在1994年4月份,真正的饶及人就出现在我面前了。因为我们公司当时也在打算成立一个建筑设计所,饶先生带着太太一起到我们公司在海南的总部办公室,就双方合作成立设计所事宜来和我们公司进行谈判。我有幸参加了主要谈判过程,并先后在海南和北京陪同饶先生参观我们公司的几个房地产项目。虽然最后没有达成实质性协议,但我因此有幸和他们夫妇成了好朋友,饶先生的平易近人、渊博学识以及饶太太的聪明干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谈判中,饶先生机智灵活,注重大局,而饶太太则关注细节,一丝不苟,两人的配合可谓是夫唱妇随,相得益彰,成为谈判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北京参观项目的时候,我和饶先生进行了一次私人谈话。可能是由于双方在彼此接触过程中的好感,我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希望能够在一起工作的愿望,并约定以后继续保持联系,等待合适的机会。

 

1994年8月,饶先生又一次来到北京,约我全家到王府饭店见面并共进午餐。其间他告诉我他在海口的办公室已经准备好,近期将从美国运来一批家具到海口,希望我能去海口呆一星期,帮助安排家具搬运和办公室布置。我当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天就买了飞机票直奔海口,并动员了我在海口的朋友,与当时龙安公司在海口的两名员工,一起完成了搬家的任务。回到了北京后,我很快收到了龙安公司报销的机票款,还按员工标准给我发了一个星期的工资,这是我原先没有料到的。我只是觉得帮一个小忙而已,而饶先生对这件事的认真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我也一直以曾经作为龙安公司的员工而感到骄傲,尽管是那么的短暂。

 

之后的七八年里,我辗转于北京的几家房地产公司就职,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和饶先生很少联系。但我在工作之余经常会想起他,也时常通过网络搜寻关于他的信息。终于,大约在2003年的时候,我看到龙安公司在北京设立设计所的消息,于是急忙和饶先生取得了联系,并到当时位于太阳宫的办公室拜会了饶太太。虽然当时龙安公司人手很紧,但由于我的专业与公司的业务方向不一致,还是没有加盟的机会,只是应饶太太之邀为公司推荐了别的人。

 

这几年来,龙安公司的业务在饶先生的带领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饶及人的名字也时常见著于报端和各种新闻媒体上,我除了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和祝福之外,还经常借机向我周围的人介绍我所知道的饶及人,当然也少不了吹嘘他是我哥们儿之类的话,借以自我抬高一下。

 

与饶及人认识十五年时间了,真可谓是弹指一挥间。回顾这十五年,我想用两个词可以概括他,一个是“巨变”,在他的领导下,龙安公司的业务从刚刚进入中国时的两三个项目,到如今遍及全国数以百计的项目;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境外设计所,到如今成为扎根本地的国内十强建筑设计单位;他本人从一个操着标准“国语”的美国建筑师,如今成为说着熟练普通话、满口本地语汇的中国规划名人,这一切用“巨变”来形容是最贴切的。另一个词是“不变”,他那种平易近人的作风没有变,我每次见到他,总是像见到一位邻家大哥一样感到亲切和自然,丝毫不会因为他的名望而感到紧张;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没有变,总是孜孜不倦、满腔热情地做好每一件作品,从来不会有任何的满足与懈怠;他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没有变,对每一个细节问题都不会轻易放过......还有,他对我“小范”的称呼没有变,尽管我周围的人都已经开始叫我“老范”了。

 

饶及人,一个美籍华人,一个以规划中国为己任的规划名人,也是我们普通大众的朋友!

 

范红生 2009年1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