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被国家在某一年被定为法定节日了,这样百姓人家扫墓的情绪可以得到施展,也不用请假去扫墓了,于是,清明节成为具有中国风俗的传统扫墓节。
真正意义上带着怀念故去亲人思念去扫墓,是在2020年以后吧,这是母亲去世后第一个清明节,她在前一年的冬至落葬,于是母亲终于有了自己的墓碑(之前没有死亡证明买不到墓地),自己永远的方寸安葬之地。
想起母亲:总是在不经意时候,更多是触景生情时,母亲生前喜欢吃鱼头,每每家里有整条鱼端上餐桌,我总要嘀咕几句,这是妈妈最喜欢吃的菜...
想起母亲:更多是在观赏电视之中,中央11频道是戏曲频道,无论是青衣、还是老旦的角色在演唱,我也总是哼上几句,这是妈妈最擅长的业务爱好,她曾经是个京剧票友...
想起母亲:还是渗透在无处不在生活细节中,午餐后想休息一会,这也是母亲生前良好作息时间,她一年365天中午休一会是必须的,不需要上床睡觉,只需在躺椅上悠哉一会,下午就精神头足够用了...
母亲:她从不喝咖啡、却不拒绝巧克力,每天淡淡一杯绿茶从早喝到晚,不太讲究绿茶的浓度,却很在意绿茶采摘的季节。
母亲:她从不佩戴首饰,却在30年前购买了昂贵的瑞士手表“英达格”,一带就是后半辈几十年,圆圆的表面有些泛黄,却还是那样走时精准,她手表不离身的,病重时还经常在寻找跟随她几十年的手表,如同与她相伴的好姐妹一般。
母亲:她从不打扮自己,是一位胖墩墩、白皮肤的老婆婆,她每天提着菜篮子去朝阳菜场,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不太询价,天天如此,很多人认识她,一段时间好久没有见到她了,再问那个老婆婆呢?我说她已经远走了...
母亲:她喜欢小动物,养过自己家的花狸猫差不多15年,从一个出生一周小猫咪,养到生育过100只小猫的英雄猫妈妈,最后病死在母亲家的菜园子里,她告诉我把相伴15年的花狸猫埋在一个果树下了,算算这猫等于人类的100岁了,她说太伤心了..不在养猫了。每每有别人家猫来访时,母亲还是给吃的,她就是喜欢这样的休闲生活。
母亲生前:有一个属于自己家小院子,前院晒被子,后院种花草,楼下是客堂,楼上是卧房。她的家坐落在市中心的一个独门独院的江南二层小楼,四十年后房子旧了,老邻居先走了,院墙有些残破了,但是她和父亲刚刚搬进小楼时种的泡桐树,却长得郁郁葱葱的,我抬头望去足有几层楼高了.........
这是母亲生前的荣誉奖章,其中建国70年奖章是在她去世后颁发给她的,她是建国前离休干部.

这是父母金婚时父亲的墨宝,父母名字里各有一个吉祥的祥,祥云的云,父母相伴走过65年,正可谓“祥云”名子组合的好啊!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