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看好中国市场

2022-03-21 09:09:34

         2021年,中俄贸易额达1468.8亿美元,创出新纪录。相比上次最高额、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要多出1/3。

        据预测,贸易额还将增长,并指出,有必要解决改善贸易结构问题。

一、加强投资合作

        俄罗斯“区域”公司投资分析部部长瓦列里·瓦伊斯别尔格指出,对中俄经贸合作来说,因大流行持续不断,2021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但不管怎样,还是取得了相当好的结果。他认为,中俄贸易增长是可持续的,原因在于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地缘政治因素。

        他说:“需要强调的是,总体看,中国从地缘政治和经济上对俄罗斯经济有支持。2021年,俄罗斯因中方对俄方出口商品有需求,出现了较高的贸易顺差。但今年我们可能遇到新的挑战。可以预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其中包括中国经济。但在两国经贸合作中,加强投资成分,即使在此情况下也能保持很高的相互贸易态势。”

        他认为,投资俄罗斯生产领域将有不错的回报。其中,中方投资商对俄罗斯农业、金属开采(铜和镍)、冶金(铝)和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感兴趣。绿色能源领域、包括液化氢和氦等项目也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二、保证持续供应

         去年中俄贸易增长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世界能源价格上涨,在俄出口贸易中的占比要超过一半多。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高级分析师伊戈尔·尤申科夫强调,价格并非唯一因素,此类商品实物供应也在增长。

         他说:“中国是俄罗斯几乎所有品类能源商品的大买家: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比如,俄罗斯对华出口的石油量,仅有沙特能与之媲美。重要的是,俄出口石油大多数是通过将两国直接连起来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运送。与中东和非洲油轮运送相比,有着100%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而且,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天然气在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运输。据‘俄气集团’通报,本月供应量与去年一月份相比增加了一倍半。目前,正就通过蒙古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设进行谈判。有了这条管道,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不仅可供往欧洲,也可输向亚洲。这样,俄罗斯能够实现销售市场多元化,而中国也有了一条可靠的天然气供应渠道。考虑到北京与华盛顿关系趋紧,能源供应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从中东和非洲大量进口碳氢能源,均通过马六甲海峡。如果这条路线被封,俄方将解决中国的能源饥渴问题。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是应对此类风险的有效保障。华盛顿企图对输往中国的碳氢能源实施制裁,俄罗斯对其可完全置之不理。”

     “鉴于此,中国公司已投资‘亚马尔液化气’和西西伯利亚北部的‘北极液化气2号’项目。生产出的大部分液化气,将通过北方海上航线运给亚洲买家。美国和其盟友,很难封锁这条供应路线。”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词:俄罗斯供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与欧洲相比要低很多,因此,“俄气集团”很难在应有的期限内收回巨额投资。但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高级分析师伊戈尔·尤申科夫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他说:“中俄能源合作是互利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项目也是同样的。双方签署的合同期是数十年,并未锁定天然气价格,其价格公式与石油价格相捆绑。这条管道于2019年12月启动,已运营了2年时间。2020年,石油价格因新冠疫情大跌,但2021年价格又涨。相应地,俄罗斯输往中国的气价也在上涨。很难预测未来的石油价格,因此,很难说清‘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的回收期。‘俄气集团’认为项目是有利的,需以此为出发点,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亏本经营。”

三、产品质量过硬

        俄罗斯农工综合体取得的成就,是现代俄罗斯的骄傲。近15年来,农产品生产几乎增加了3倍。国家不仅保障了自我需求,而且还从进口国变成大的出口国。根据2021年的结果,俄农产品出口超过360亿美元。这是历史性纪录和毫无争议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某些品类的种子、饲料添加剂、幼苗、植物保护化学制剂以及其它商品,从国家安全角度看是相当重要的,但俄罗斯仍需进口。因此,某些领域仍需努力。

        俄罗斯农产品主要出口欧盟、土耳其和中国。去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增加了21%。但此数据,中国要保持最大进口国地位是不够的。中国2021年的小麦进口量是980万吨,但仅有小部分是从俄罗斯进口的。目前,俄罗斯只有7个东部地区获得出口中国的许可。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俄罗斯葵花籽油和冷冻水产品的最大买家。现在,成为俄罗斯肉制品销售的主要方向,已超过此前对华最大出口国乌克兰。俄产禽类肉制品和牛肉在向中国市场出口,但猪肉依然受禁,仅可出口香港。“切尔基佐沃”集团公司是俄罗斯肉类最大厂家和出口商之一。禽类肉制品大多供往国外,且基本市场是中国,鸡手和鸡翅是主要出口产品。该公司出口部部长叶琳娜·沃里古舍娃指出,在中国市场工作并非简单,但不管怎样,公司去年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她说:“我们认为,2021年的主要成绩是保持稳定,无论是供应量还是收入,甚至还有所增长。我公司的主要增长点是火鸡肉出口。此外,去年还强化了专为中国和越南市场设计的‘Cherkizovo 77’品牌。客户群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指出,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源于新冠疫情大流行。

        她说:“2021年整年的主要问题是输往中国的产品要不断接受病毒检查,港口时不时关闭也是问题。中国对产品标签和包装要求严厉,包括其外观。中国市场庞大,不均匀,且竞争激烈。外国厂家想进入中国市场,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暂时,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的禽肉数量不大。但对俄罗斯来说,这些数量是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内的自我需求已经满足,很难继续扩大。向中国市场大量出口牛肉前景广阔。近年来,很多国家因环保积极分子打压,肉牛存栏数不断减少。但世界上的牛肉需求、首先是中国的牛肉需求在不断增长。要知道,中国的中产阶层在不断扩大。大约2年前,中国牛肉市场才对俄产牛肉开放,此后供应量呈几何数增长。20年前,俄罗斯肉类发展从零起步,对中国出口可为肉制品领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据专家预测,如果未来几年能够解除所有检疫限制,那么俄罗斯出口中国的肉制品额可达10亿美元。这将为中俄两国2024年实现贸易增长翻倍添砖加瓦。

 四、各行行动起来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经济教研室副教授亚历山大季莫费耶夫表示,很多欧洲公司离开俄罗斯市场将导致俄方与亚非国家的贸易增长,首先是与中国贸易。

        他称:“对华贸易额仅2个月内就增长了38%。首先,是对中国组装的汽车需求出现显著增长。”

        他补充道:“目前俄罗斯商界不仅对亚洲,也对非洲的兴趣日益浓厚,该地区的消费需求大幅上涨,基础设施、信息和通信技术出现飞跃式发展,很多有俄罗斯技术参与的行业在崛起,对俄罗斯商品的需求提高。”

1、物流交通先行

        俄罗斯铁路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开通了中国深圳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集装箱陆路多式联运服务。

        俄铁在官方Telegram频道上写道:“组织了经哈萨克斯坦过境的中俄陆路多式联运服务。新开通往返深圳与圣彼得堡、运输时间18天的集装箱运输线路。首列列车已于三月发运。”根据公告,该线路列车计划每月发运四班,货物主要是日用消费品。

        俄铁指出,这条线路采用“门到门”运输服务,包括铁运和汽运,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境内的服务运营商均为RZD Business Asset公司。

2、铜商转入中国

         英国财政部增加对俄罗斯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供应商的关税或将导致俄罗斯最大阴极铜生产商之一 UMMC(乌拉尔矿业和冶金公司)转入亚洲市场市场。UMMC 约占俄罗斯产量的40%。 乌拉尔电铜股份公司的精炼厂生产金条和银条,以及铅、硒和铂族金属精矿。

         FG "Finam" 的分析师阿列克谢·卡拉乔夫对URA.RU 表达了自己的这一观点。他说:“转向亚洲市场会有所帮助,毕竟世界上铜的主要消费国是中国。”

3、对华送天然气

        俄气公司发布消息称,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线对华输送天然气的出口量在持续增长。

        消息中称:“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线在俄气与中石油双边长期合同框架内对华出口量在持续增长。”

       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的天然气购销协议,供气将持续30年,2025年前将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