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姐的不断督促和努力,玉娟的教育叙事集的出版终于到了最后校对阶段,前天拿到高姐排好版的样书校对稿,这两天利用工作的间隙,看完了前三部分,再读自己那些不成熟的文字与想法,仿佛也看到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特别是面对学生的成长的态度,从文字中能感受到我的那种从最初的焦虑急切到日渐淡定从容的变化。再读那些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手记录的文字,不免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虽然做了很多删减,仍有许多粗浅简陋之处,因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我和学生的岁月,最后仍留下了这30万字。
http://s13/mw690/499859ect7c2228134b4c&690
写在最后面的话
原本以为大多数书籍后面的感谢话都是出于客套,今天整理完“教育叙事”三稿后,最想说的真是感谢的话。
如果没有李桢校长的鼓励,我原本出版“教育叙事”的打算仍然还是打算,感谢她的建议让我完成这些教育叙事的整理工作。
感谢何晓怀老师爽快答应作为第一读者帮我审阅书稿,虽然她后来因生病未能完成心愿,我仍要感谢晓怀的鼓励支持和关怀,她用她的激情、坚强和爱感染和照顾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祝愿晓怀早日康复。
感谢师大地理系08级地理科学班的同学帮我完成初稿校对工作。
感谢女儿欢然和欣然的充满爱怜的鼓励与批判性指导。
感谢妹妹王书丹和张瑞作为首批读者为我提出的更改建议。
感谢璐璐母亲高慧娟大姐的持续不断地鼓励与支持。此书若能付梓,她的坚持与督促必将是决定性力量。
还要感谢我所有的学生们,04届3班(东校)、07届22班、07级12班、10届29班和10级11和26班的孩子们,当我问及他们是否可以在书中提到他们的名字时,他们一致的声音是“当然可以,老师怎么写都行!”他们无条件选择了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不过为了维护未来祖国精英们少年时完美的形象,我还是决定在教育叙事中使用部分“化名”。我的学生就是我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努力续写更精彩的未来。
还要感谢我亲爱的母亲,虽然她天天叮嘱我不要太刻苦学习,不要太努力工作,但我仍然要感谢她,感谢她给我的一切。如果这本书真的可以印刷出版的话,我希望能在书上写上母亲的名字:周凤花!因为只有这几个字,母亲认得。
王玉娟(2012年8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