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下无人不私清官海瑞私变态杂谈 |
分类: 汗言我说 |
“自私”这个词,不是什么好字眼,一般不用于悼词中,因为死人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何况活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得天独厚熏陶着儒家之仁义思想,这个私字更是让人望而生畏,能躲就躲,恐怕被与之结缘,即使结了也打死不承认。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自私着,自私也并非见不得人的东西。私就是利益,自私就是一个人想得到利益,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堂而皇之地自私一下,没必要藏着掖着。
战国时期,邹地的孟珂见到孔子之孙子思,于是请教仁德之术。
孟珂:如何让天下人获得仁德之心?
子思:那就让他们获得利益。
孟珂:儒家仁义至上,岂可言利?
子思:何谓仁义?仁义即为利益。
孔子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可他还说禄在其中。这禄又是什么?仔细想一想,难道没有私在其中吗!自己什么利益都得不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哪里去仁又哪里去义。
似乎历史上并不缺少大公无私的人物,明代的海瑞可谓一个。身为知府,他的母亲在过大寿时想吃一块肉都得儿子借钱去买,被他救过性命的人送点糕点过去也被他拒之门外。海瑞唯一的孩子,一个五岁的女儿因为从仆役手里接过一块糕饼,触犯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条例,竟被海瑞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海瑞一生为国思为民虑,清官美誉威镇华夏,清廉到死后连下葬的银子都没有,难道他真的是公而无私吗?
他非常自私,他的自私不在于捞得钱财,不在于过上小康的日子,而自私在怕失去了在民间多年培养出来的道理形象,怕失去了普天下百姓的尊重,他自私到为了一个清官的名而放弃了利,甚至放弃自己与家人的性命。这种自私更可怕,我宁愿他在享受生活上自私一点,宁愿他在亲情上自私一点。但总而言之,民间对海瑞公而无私的评价是片面性的,正是民间这种古往今来对清官的高标准要求,让海瑞扼杀亲生女儿也被人称道。这是一种变态的自私,你不能说自私在他的身上没有体现。
当今之社会,竞争激烈,你死我活。种族相残,周边对峙,商海激战,哪一处与争求利益无关,哪一处利益又与自私无关,任你百般辩解,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