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信任危机糊弄捉弄愚弄欺骗以诚相待平等对待祺宝育儿 |
分类: 有感而发 |
这些天一直在为一件事情担忧着,那就是当我们做父母的努力在孩子面前做到诚信的时候,可我们生活中却有为数不少的一些人,在一次次地拿孩子的信任开玩笑。或许他们觉得这只不过是个玩笑罢了,可殊不知,孩子哪里会知道玩笑和事实的区别,就是在一次次的貌似可笑的玩笑当中,孩子幼小的心灵不知道受了多大的伤害!
先看几件确确实实发生在祺宝身上的所谓玩笑的事情吧!
事件一:在祺宝两岁三个月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把小阳伞,伞面是浅绿色的,上面有几只黄色小鸭的图案,很素雅也很漂亮,祺宝非常喜欢。有一次在部队玩,正逢天下小雨,于是祺宝很得意地就把自己的小伞撑上了,可哪知道到了老公所在的连队,他的一个战友为了逗祺宝,就说那伞上面的图案不是小鸭,而是鹅。一开始的时候,祺宝还和他争辩是小鸭子,而后来他见那个叔叔一直在用那么坚定地语气跟他说是鹅,他自己就动摇了,以至于到最后就完全相信应该是鹅,而不是小鸭子了。后来我给他费了好大劲解释说是小鸭子,不是鹅,告诉他叔叔说错了,是逗他玩的,可当时的祺宝却一点都听不进我的解释,一味地坚持说是鹅。我后来就这个事情费了好几个月时间给他解释,给他疏导,再加上这几个月他一直没有去部队,没有再见到那个叔叔,所以到现在祺宝才又认可那伞上面应该是小鸭子。
我的感受:像这样的玩笑,以我们成人的视角来看,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但对于孩子来说呢?那可就不是一个玩笑那么简单。从祺宝后来一直认定是鹅而不是鸭子就可以看出,孩子对身边的成人基本上一律都是采取信任的态度的,他不会去怀疑身边成人对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他还不具备明辨事非的能力,他还不具备去鉴别玩笑与真相的能力,他只能相信周围成人所告诉他的一切。可有些成人呢?面对孩子那么幼小无邪的心灵,他们在一次次地伤害着孩子,拿孩子的信任来当作他们开玩笑取乐的源泉,真是可悲啊!当然,我这个做妈妈的,当孩子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只能给我的孩子不停地解释,因为我阻止不了别人要开这种玩笑的行为,虽然当时我也说过那个人要他不要再那样误导孩子了,可别人会觉得我小题大作,不就是个玩笑吗?可我觉得就是这样的玩笑,会让孩子逐渐丧失对周围成人的信任,会让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认知世界混淆一团,黑白颠倒。
事件二:今年6月,我们那时还在部队住,祺宝难免每天都会去他爸爸连队玩一下,其中有一位叔叔每次见到祺宝,无论祺宝穿的什么衣服,他都会说祺宝穿的是烂衣服,尤其是有口袋有拉链的衣服,他更加会理直气壮地为祺宝指出来衣服烂在哪里。小小的祺宝哪里分得清这只是个玩笑而已,大哭着告诉我不要再穿烂衣服了,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爱穿有口袋的衣服。这件事情我当时在那个叔叔说他的时候就制止过了,可人家哪会理会这些啊,我说多了,人家还说“至于吗?我是看到你的小孩可爱才逗他的呢,不可爱我才懒得逗了呢!”我无语,我心痛,为他的无知,也为孩子受到的伤害!
我的感受: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会经常碰到。或许大一些的孩子会知道别人只是给他开个玩笑,但这么小的才两岁多的孩子,他怎么能够理解这只是个玩笑呢?我越来越心痛地感到,纵然我和老公在孩子面前都能做到真诚相待,言而有信,不误导不欺骗,但我能管得到祺宝每天所遇到的那些熟人和生人吗?我能够让祺宝所遇到的每个成年人都以一种平等的不欺骗的态度对待他吗?显然我是做不到的!
事件三:前几天祺宝放学后在楼下和五楼的晶晶(2岁的小女孩)玩了一会,后来天黑了,我要求祺宝和我一起回家。可祺宝还想跟晶晶一起玩,但他又想跟我一起回家,所以他自己后来就对晶晶的妈妈说,“阿姨,我想要晶晶去我们家玩一下,就玩几分钟,然后我就送她下来,她去我们家我给他洗葡萄吃。”祺宝第一次跟那个阿姨说的时候,她根本就没听见,于是同样的话祺宝又说了一遍,这次她听见了,于是她说:“好的,那你先和你妈妈上楼去,先去洗葡萄,我们等一下就来你家找你,记住了,等下我按你家门铃,你要记得给我开门哦!”“好的好的!妈妈咱们先上去吧!”祺宝于是兴高采烈地回了家,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洗葡萄,还一边洗一边说“我要把葡萄洗干净,等下晶晶就会来我们家了。”其实当时对于晶晶妈会不会带晶晶来我们家,我自己内心是不确定的,并且凭我的直觉,她们应该不会来,因为当时时间已经不算太早了。晶晶妈当时之所以那么说,我想她只不过想是先糊弄一下祺祺而已,可她哪里知道,祺祺是何等地相信她啊!我的宝贝在家里洗好葡萄之后,安安静静地在家等晶晶来,一直到晚上9点多,祺祺都洗完澡上床准备睡觉了,他突然问我:“妈妈,晶晶是不是还在楼下玩啊?她怎么还不到我们家里面来玩呢?那个阿姨不是跟我说好的吗?”听到孩子的问话,我内心非常难受,我知道孩子幼小的心灵又受到了一次欺骗,又受到了一次伤害,我只好对祺祺说:“或许晶晶还在楼下玩呢,她可能忘记了要来我们家玩这件事了,没关系的,咱们要睡觉吧,改天再邀请她们来吧!”当时祺祺听完我的话,嘴上虽然没再说什么,但我看得出来,孩子的内心还是很不高兴的,有失望,有委屈。
我的感受:强烈建议所有的成年人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如果做不到或是不想做,请你明确告诉孩子,而不要再欺骗孩子了!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经不起太多次的欺骗!
事件四:也就是发生在昨天我去接他放学的时候。我刚把他接出教室,经过小托班时,他看见霏霏在里面(霏霏是以前跟祺祺一起在红黄蓝上过早教课的同学),于是他就在门外等霏霏,要和霏霏一起去玩滑滑梯。等了好一会,霏霏妈才来接她,祺祺一见霏霏妈来了,马上就对阿姨说:“阿姨,我想要和霏霏一起去玩滑滑梯。”霏霏妈当时是满口答应了,并且和我们一起下了楼。一到滑滑梯那里,祺祺就非常欢快地跑了过去,可哪知道等他刚上滑滑梯的小楼梯,霏霏妈就要霏霏过来跟祺祺说再见,说她们要先走了,跟别人说好了要去看一个小姐姐的演出的。祺祺满心欢喜地期待了那么久,并且霏霏妈开始也答应了祺祺要他们一起去玩的,可最后呢?祺祺是一分钟都没有和霏霏在一起玩,那他的伤心之情是可想而知了!霏霏在和祺祺说再见之后,她妈妈立马就拉着她回头离开了,我再转向祺祺,可怜的人儿,小嘴一撇,委屈得大哭起来。任凭我怎么安慰,他还是伤心不已!
后来等他平静下来之后,他自己告诉我,阿姨之前说好了要霏霏和他一起玩滑滑梯的,可她后来却没有要霏霏和他一起玩,他很伤心!我只能抱着我的孩子,告诉他“妈妈能够理解你的心静,知道你肯定伤心透了,不过我们也要想一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别人不可能天天都能陪你玩的,那个阿姨虽然开始的时候是答应你了,可她后来又想起自己还有别的事情,只能先走了,她并不是有意要骗你的,宝贝,别哭!霏霏走了,还有别的小朋友可以和你一起玩啊!”
我的感受:说句内心话,当时看着孩子那么伤心,我也很难过,当然我也有那么一点点生气,我生气并不是霏霏没有和祺祺玩这件事,我生气就气在霏霏的妈妈既然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她的孩子和祺祺一起玩滑滑梯,那她当初就不应该满口答应我的孩子。或许当时她只是随口应承了祺祺一句,但孩子会当真的啊!在祺祺的心里,他满心欢喜地等了霏霏那么久,可最后霏霏一句“再见”就离开了,如果换作是我,我也同样会很伤心的,更别说一个只有两岁多的孩子!
以上这四件事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说是太司空见惯了,类似的事情几乎天天都会上演。我的孩子在经历这几件事情的时候,之所以会那么伤心那么委屈,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在相信着周围大人们对他说过的话,对他做过的承诺,可最后呢?有些是混淆黑白,有些是颠倒事非,有些是不了了之,有些是一句空话,总之,在面对他这么一个小小孩子的时候,有些成人真的就是在以一种糊弄,捉弄,愚弄,欺骗的心态在对待孩子,他们认为这么个小屁孩,懂什么啊?逗逗他玩,随便糊弄他几句就行了,可你们要知道,无论他长大与否,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与我们成人有着同样人格与尊严,有着同样独立思想与行为的人!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应该把他们当成是与我们一样的人来看待,要平等地看待!试想想,如果一个成年人成天被别人糊弄,捉弄,愚弄,欺骗,那他还会相信别人吗?他还会相信这个世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我们的孩子呢?孩子就应该被经常性地糊弄和欺骗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孩子长大后还会去相信别人吗?这个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对待别人还能做到诚信吗?
在我们这个世界,孩子们或许每天都会遭遇一次甚至几次信任危机,我们做家长的,除了尽自己最大所能地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以外,别的好象什么也做不到了。我们无法去左右周围那些人的想法,我们更加无法去控制周围那些人的语言,我们只是希望所有的成年人,都能够为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一定一定要以诚相待,不糊弄,不捉弄,不愚弄,不欺骗!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能做到这样,那么我想孩子们就不会再遭遇类似的信任危机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