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车型一拥而上 个性精品谁主沉浮?
文/丹东晓程
当一汽大众宝来放下了“驾驶者之车”的架子奔大众而去,当富康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寿终正寝,当雪铁龙标致来到中国加上了一个不算浑圆的PP,当帕萨特领驭、桑塔纳、奥迪A4车身尺寸纷纷加长,中国市场上,大众化车型越来越多了,个性化车型越来越少了;服务大众、取悦大众的车型越来越多了,满足分众、个性十足的车型越来越少了;追求中庸、平淡无奇的车型越来越多了,时尚靓丽、精巧另类的车型越来越少了,以至于雪铁龙毕加索、莲花汽车竞速、大众甲壳虫这样的经典名车成了料峭春寒中迎风独放的奇葩。放眼中国车市,谁是真正的驾驶者之车?谁是自成体系、风格各异的个性化车?谁能满足日益强烈的轿车个性化需求?
汽车车型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是学者公认的市场趋势。但学者的观点未免超前,市场趋势化的东西不能带来车型销量,只能作为行进参考的方向,于是,大家我行我素,纷纷放弃个性化追求,对大众化车型趋之若鹜,结果,大众车型千车一面、品种雷同、车型雷同,同质化倾向严重,恶性化竞争越演越烈,导致中国汽车市场缺乏个性,色彩单一。
作为追求销量和利润的车型,满足更多客户的市场需求,争取更大的市场覆盖,是必要的。但是,与其削足适履,不顾自身千差万别的生产状况和产品优势,弃长就短而不是扬长避短,毫无保留地丢弃个性,取悦大众,只能被众多的大众车型所淹没。与其做个默默无闻的大众车型,莫不如做个精灵鬼怪、动感十足、别具一格的个性车。至少,在兼顾大众需求的同时具备一个方面突出的优势,比如对大众都需要的1.6L小车中,增加跨界的功能;对大家不太喜欢的两厢车增加越野的功能;普通的大众车型增加艳丽的紫色粉色大红深蓝等等变化多端的色彩,既不十分大众,也并不特别小众,姑且称为分众。于是便在大众与小众之间找到了空隙,可以乘虚而入了。
谁在个性化市场上率先找到这个缝隙,谁就会成为个性化车型的领跑者;谁在市场上坚持这个方向并使个性化需求趋势得以延续,谁就会主导市场,培育市场,成为市场的领军者。
坚持是一种能力,一种魄力。坚持需要明察秋毫,切忌急功近利。市场不相信见风使舵。当你把所有的车型都加长了的时候,你会发现,大众的口味已经变了,很多人购买跨界车型。但已经削足适履了,已经加长了,已经付出成本了,再改回来,谈何容易!
品牌积淀和口碑建立需要历史过程。培养市场需要耐心和勇气。市场上见风使舵,固然有其果敢的一面,但是放弃大方向,朝秦暮楚,本身对自己的品牌就没有信心,没有忠诚度,还怎么奢谈对顾客培养忠诚度呢?
有一个重要规律不可忽视:购车者的年龄段在快速下移,购车人中,年轻者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选择与现今的大众化需求完全是南辕北辙。
难道没有必要重视一下这部分受众——分众的需求么?
现今市场上,具有分众意味的个性化车型,只能是物以稀为贵了。以驾驶者之车而言,真正能让老百姓和年轻人接受的具有操控乐趣、具有行驶稳定性的车型,已经屈指可数了。今天欣然发现,莲花汽车的竞速竞悦,完全可以担当此种大任。
这款车的实际售价,手动档运动版接近10万元档。竞速采用莲花汽车工程量身打造的Campro1.6发动机,最大功率在同级车中属于中上流表现,最终在国内销售的车款最大马力将提升2Kw。它的散热水箱非常大,几乎达到2.0升房车的标准。良好的冷却效果可以抵抗引擎的性能衰退。与竞争对手相比,它显然更富有驾驶乐趣。高坐姿设定、真皮半桶型赛车座椅提供良好的支撑能力;它的独到之处就是在高速驾驶方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急速过弯和紧急制动情况下,车辆的循迹稳定性能的表现比较安全、可靠。转向精准更是竞速的突出特点,确保了竞速在超车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莲花工程为竞速设计的四轮独立悬架系统,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经过了莲花工程技术人员非常详细的计算和很长时间的测试,才取得最佳的底盘状态。像弹簧减振器这样的关键原件,莲花工程经过较长时间的开发、实验、调校和设定,使竞速在高速、多弯、不同加减速等情况下,操控稳定性都能够达到较高的要求。2600的轴距(mm)只有中级车才有,个性突出又能满足多数消费者的一般需求;最大功率(KW): 82/6000,最高车速(km/h):190;0-100Km/h加速时间(s):10.5,使它具有了超凡的加速性能和充沛动力。
在入市之处,莲花竞速、竞悦只是蛰伏状态。一旦发力完全国产,价格进一步降低,性价比会非常突出。如果动力再强一些,操控感更好一些,作为驾驶者之车,应该当之无愧,市场前景会非常广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