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丹东晓程
丹东晓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864
  • 关注人气:60,6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捷达:淡出、隐退还是激流勇进?

(2009-05-13 09:02:44)
标签:

捷达

淡出

隐退

激流勇进

晓程

汽车

焦点评论

精彩辽宁

鸭绿江

四月车市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捷达:淡出、引退还是激流勇进?
    捷达本身是个矛盾体。
    一款行销17年的车型一再走在若干新车的前面,遥遥领先,傲视群雄,连制造它的人都大惑不解,给业界留下了深深思考和探究的很多话题;以简陋外形老迈之身连续夺得年度销量总冠军已轻松平常、不足为奇、见怪不怪;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普通小车不用广告,不用改款,不胫而走,全年212303辆的销量,将很多时尚美观小巧玲珑光彩照人的新车名车大车甩在后面;一汽大众2008年全年的销量是51.3万辆,而捷达单车销量竟占到了一汽大众总销量的41.38%,但利润却不是很理想;一款其貌不扬的小车,高尔夫、宝来、速腾都无法取代它,更不能复制它。
    正因为它本身的矛盾性现象,让业界对它的去留莫衷一是,就是一汽大众对它的处理也是分外谨慎。于是捷达前途未卜,命运甫定。
    年初晓程撰写的评论中曾设问:假如没有捷达……
    很快一汽大众作出决策,压缩捷达在各类车型销量中的比重。今年经销商全年的销量中,速腾加迈腾须完成总销量的35%以上,捷达占总销量的比例必须小于40%的控制点,考评才能合格。
    一汽大众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但捷达从此是否就淡出车市了,或很快引退?晓程以为不必。
    车辆的销售看市场,其生死命运由市场来决定。人为地给它划定生死界,与捷达很不公平。况且从历年的销量看,捷达已经成了跨界跨年跨时代车型了,似乎焕发了第二春,其销量决定了它寿数未尽,命不该绝。
    最近得到消息,5月8日,一汽大众汽车在成都龙泉驿一期工程新投资五十亿人民币,启动建设年产能15万辆轿车工厂。2006年一汽在成都收购了一家企业,将长春捷达生产线迁往成都,又将传统发动机改装成以天然气为主的发动机,2007年7月一汽生产捷达轿车,并从利用新技术上与西部天然气资源环保产业共轨。由此看来,捷达不能轻易言退。
    所谓的淡出,无非是加大速腾迈腾新宝来和未来的高尔夫6的销售比重,逐渐减少各地经销商对这款老车的依赖而已,这是对捷达的保护,也是对其它车型的强化。
    想让一款车退市,可以想出一千条妙计,但想让濒死的车型起死回生,会一筹莫展。
    所以,晓程认为,应该保护性开发捷达的品牌资源,让捷达车型尽快完善、完美,激流勇进,成为名副其实的神车、经典车,成为第二个甲壳虫。
    保护性开发捷达资源,一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广告投入,否则将让以往的口碑效应自然流失、挥发殆尽。 
    二是降价同时稳定价格,避免价格拼杀挤占其利润空间并降低品牌价值,影响其后续发展。稳定的是低价位的价格,5.8-6万之间,普通民众都有消费能力,市场将所向无敌。
    三是固定品牌形态。捷达的名称永远不要放弃。这是一笔无形资产,无价之宝。
    四是提升配置,改款换车身,让它焕然一新。
    五是支持捷达售后服务网。这更是重要的资源。捷达退市,最大的浪费就是低廉的保养维修口碑的丧失。给这些网络以更多的支持,使捷达后续发展潜能得以保证。
    换个新车身,还是捷达,但命运会因此而改变,至少不会再有人动停产捷达的主意。
    如此,捷达的销量将得到保持,厂家从薄利多销中,既得到一定利润或很少的利润,又占有了市场,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忠诚度,可谓一石三鸟,买卖双赢。
    与其让捷达带着缺点立功,不如解放捷达,给它适当的投入,让它成为不受诟病、人见人爱、百姓买得起的神车、好车、实用的车、经典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