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先生写旧诗,也不及格

(2011-06-27 08:08:54)
标签:

杂谈

  易中天先生名气如日中天,他的《品三国》可谓妇孺皆知,然而,前些天易先生在博客帖出《庐山诗》四首,让着实让江湖夜雨吃惊不小。(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17c4j.html

  且看这四首诗:

 

  易中天庐山诗四首

   其一

  

   云养精神雾暖魂,无垠绿浪涤红尘。千株古木参天出,百孔新泉夺地陈。

   好汉坡前多好汉,仙人洞外有仙人。名山面目由君识,万丈高梯一步登。

 

     这一首是七律仄起首句用韵体,我们看这些韵脚,云养精神雾暖魂【魂:十三元】/无垠绿浪涤红尘【尘:十一真】/百孔新泉夺地陈【陈:十一真】/仙人洞外有仙人【人:十一真】/万丈高梯一步登【登:十蒸】??,前面还可以说是邻韵通押,在中华新韵上也是可以算作一个韵的,但最后这个“登”字,却着实押不上。


再看第二首:

        

   其二

 

   风骚独领赖天成,云有茶香雾有声。山雨山烟山涧水,铁船铁壁铁人心。

   花开草径通幽径,虎守松门望国门。影落明湖浑不觉,回眸却见大江横。

 

   上来的“风骚独领赖天成,云有茶香雾有声”,这都是八庚韵,但下面“山雨山烟山涧水,铁船铁壁铁人心”,突然转成【十二侵】,接下来的“花开草径通幽径,虎守松门望国门”,是【十三元】,这两者就算邻韵通押吧,但最后却又转为和首句“呼应”:“影落明湖浑不觉,回眸却见大江横”【横:八庚(平)】。七律这等用韵法,实在是前无古人,闻所未闻。就是按中华新韵,“心”也是“九文”,“声”是“十一庚”,不可混押。

 

   再看第三首:

 

 

    其三

 

    僧言此地无荣辱,老蒋拿来作夏都。覆雨翻云称净土,开山辟路是浮屠。

    石人峰下栖贤寺,佛手岩前得道庐。进退盈虚谁省得?请君去问鄱阳湖。

  

    这首诗的韵脚如按《中华新韵》,倒是没问题了,但无论是按平水韵还是中华新韵,平仄上却都存在3个问题:第5字 应仄,第7字 应平,第54字 应仄。

其四

 

俗人能有几多闲?遭遇名区便是缘。未近山门先拜佛,才临溪畔已成仙。

唯将风月酬知己,懒用文章换酒钱。 最爱东林晚课后,一泉清水半坡烟。

 

   这一首 字应用平声,结果用了仄声。
   

      当然,从中看得出来,易先生对诗词格律还是懂的,但毕竟不是很熟,写起来不免有些顾此失彼之感,一首诗中,往往既用平水韵,又用中华新韵,即使如此,四首旧诗,还是篇篇出错,这要是在旧时科举中,恐怕连及格也够不上。还望易中天先生加以修改,以臻完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