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令人发噱的打趣之作
(2008-09-12 17:58:12)
标签:
杂谈 |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
――韩文公令人发噱的打趣之作
卷345_12 【嘲鼾睡】(其一)韩愈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①,坑谷相嵬磊②。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③,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④。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⑤。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⑥,呼冤受菹醢⑦。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⑧。
虽令伶伦吹⑨,苦韵难可改。虽令巫咸招⑩,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韩愈的诗,最大的特色就是追求“奇、险、狠、重、硬、崛、狂、怪”,在他的影响和支持下,出现了诸如卢仝、刘叉这样最喜欢写“怪味诗”的诗人,甚至贾岛、孟郊的很多诗也带有僻、怪的色彩。在这一类的诗风中,我觉得成就最突出的当属李贺。李贺的诗奇诡冷艳,实在是诗歌宝库中的一株奇葩,他这种风格,不能不说也受到了韩愈提倡的险怪诗风影响。
说来也是,唐诗发展到韩愈他们这个时代,也来到了“瓶颈”之处。有盛唐的诗在前面摆着,后人再写,总有难翻出前人手心的感觉。飘逸你能“飘”得过李太白吗?沉郁你能“沉”得过杜少陵吗?清雅你能“清”得过王维吗?浅俗你能“浅”得过白居易吗?所以,后人也没辙,要想出新,只能另辟蹊径。这一点也像书法,四平八稳的字大家都写不出什么名堂来了,就以丑为美,以拙为美,因为你不变化创新,就只能因循前人,拾人牙慧。
所以说,常见选本中的韩愈诗,像什么“天街小雨润如酥”啦,什么“百般红紫斗芳菲” 啦,其实都不是韩愈的“本门武功”。 韩愈老师自己最得意的诗篇,想必是那些《病中赠张十八》和《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等,宋代张戒《岁寒堂诗话》中说:“退之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
不过,宋人是比较“粉”韩愈老师的,这份夸奖我们也只能信一半。韩诗多写丑怪之物,正所谓“险语破鬼胆,高词嫓皇坟”,提醒大家,尤其是美眉们,打开《全唐诗》中韩愈老师所在的诗卷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你触目可见的并非是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之类的,而是“毒气烁体黄膏流”、“赤龙拔须血淋漓”、“形躯顿胮肛”、“粪壤多污秽”之类狰狞恐怖甚至使人侧目掩鼻的东东,有洁癖的美眉读了恐有将隔夜饭吐出来之虞。有本叫《好事集》的书里说:“柳宗元得韩愈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灌手,薰以玉蕤香,然后发读,曰:‘大雅之文,正当如是’”。依我看,此书乃是宋代“哈韩”一族所写,不惜编排柳宗元而抬举韩愈,就韩愈老师那些诗,还熏什么香,洗什么手啊,直接弄付法医们用的白手套带上是正经。
本篇选的这首诗,很能代表韩愈老师所独创的风格,但还不像前面列举的那样“口味特重”,读起来饶有风趣。此诗是嘲笑一个名叫澹师的人,此人看来比较肥胖,打起呼噜来震天动地。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这几句是说,“澹师”这个人,白天睡觉时,发出的声响可真不体面。他长着一个“好肚油肚”,随着犹如狂风咆哮一般的粗重呼吸,大肚皮一起一伏,像是嵬磊壮观的山地一般。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是说此人的呼噜声很大,虽然有那么一小会暂时不怎么响了,但“稍作休息”后,又重新发威,而且更加茁壮响亮。确实如此,有一深受老公呼噜之苦的美眉曾说,这呼噜声,要总是一个节奏,一直响着,也就罢了,就像钟表,虽然发出“嗒嗒”的响声,但这种声音单调沉闷,也不太影响人入睡。而这打呼噜的人,一会停一会响,一会是粗沉的低音,一会是汽笛般的长鸣,实在让人忍无可忍。
从“有如阿鼻尸”到“石人战摇腿”这几句是说,此人发出的呼噜声,听起来惨厉得很,好像阿鼻地狱中正在受刑的尸鬼们的嚎叫一般。这声音吓得马牛都不愿吃食,鬼魂都聚在一起。这声音连木枕都震得碎裂,镜子(古时最光滑的东西就属镜子了)上都起了鸡皮疙瘩。生铁铸就的佛爷也皱起了眉,石头雕成的人也腿发抖。
“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是说,谁说上天仁慈,如果仁慈的话怎么会让人出现打呼噜这样讨厌的事呢?我真想责问一下天地万物的主宰。
正像打呼噜的人停一会又开始了一样,韩愈老师又开始了一通“火力齐射”,又用了一大堆离奇的比喻:他说这呼噜声细微时就像虱子在耳中挠,猛烈时像大海的波涛,太阳都不敢露头了,传说中驾驭太阳的六龙也不愿动弹。这声音像是彭越和英布被剁为肉酱时的冤声,又像是受了重伤,耐着饥饿的老虎在圈里叫唤。听了这种声音,就是让伶伦这样的音乐宗师来,也抵挡不住这难以入耳的噪音,就算请来擅长招魂的巫咸,也收不住被惊散的魂魄。
这首诗因为主题思想就是打趣,所以结句很潦草:“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明显是敷衍一下就完了。本诗是以嘲弄为主,说实话,很类似现在网上常见的这一类爆笑帖:“网上恐龙一回头,吓哭三个小朋友。网上恐龙二回头,男生马上去跳楼。……网上恐龙八回头,阎王躲避鬼见愁。网上恐龙九回头,哈雷慧星撞地球……”当然,韩愈老师的功力深,文章的档次要高一些。
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中说:“世所传退之遗文,其中载《嘲鼾睡》二诗,语极怪谲。……如‘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之句,大似鄙陋,退之何尝作是语,小儿辈乱真,如此者甚众,乌可不辨”。意思说这诗写得太鄙陋,不合韩愈的身份。其实这位周老先生有点少见多怪,“语极怪谲”,正是韩愈老师在诗歌上面的追求,至于写写这种玩笑类的文字,也并非什么希奇的事情。像《嘲鲁连子》、《嘲少年》、《寄卢仝》等,都带有嘲讽戏谑的味道。像《寄卢仝》中所写的:“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己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也带有这种色彩,所以怀疑这首诗不是韩愈之作,是没有什么根据的,话说回来,换别人,还真写不出这等诗来。
宋人及后世腐儒,一提韩愈老师,就是正襟危坐,大讲《师说》、《原道》之类的“教科书”的道德圣人面目。所以才对这首诗无端地质疑。其实韩愈老师有好多诗写得“很黄很暴力”(^-^),不信?先来首有点“黄”的:“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暴力”的更多的是,比如《元和圣德诗》中描写刘辟一家被行刑时,就是非常血淋淋的场面:“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伛偻。牵头曳足,先断腰膂。次及其徒,体骇撑拄。末乃取辟,骇汗如写。挥刀纷纭,争刌脍脯……”
旧时文人,刻板守旧者占主流,他们都会排斥这首比较好玩有趣的诗。当然,这首诗只是打趣而已,并没有肩负着什么伟大正统的思想在里面。故历代选本中多不选。但如今是流行娱乐至上的时代,流行《武林外传》式搞笑作品的时代,重新拿出这首诗来说说笑笑,还是合乎时代需要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