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捶碎红楼(28)重评《红楼梦》中的人物--晴雯(1)

(2008-08-09 16:31:19)
标签:

杂谈

四、晴雯:尖酸刻薄招人怨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 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是《红楼梦》中对晴雯的判词。可以看出,作者对晴雯是非常喜爱的,也许是晴雯受了委屈后早早死去,作者心中歉疚极深的缘故吧。在曹雪芹的笔下,明显能看出对晴雯的偏爱。后来的评论者也往往将晴雯说成是“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般高洁”的不俗女儿,更有人评论她是“敢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斗士。
其实,纵观全书中,晴雯做的好事,不过有这样三件:一、“勇补”雀金裘;二、给林黛玉送手帕;三、和宝玉保持“清白”。除了这三件外,晴雯所作的事却实在乏善可陈。
 
第三十七回中,同为宝玉丫头的秋纹得了

王夫人所赏的两件衣服,遭到晴雯连讽带刺地挖苦,好多地方就断章取义,说晴雯具有反抗精神,不希罕主子们的这些小恩小惠。但是细读这段文字,我们会发现,其实并非如此:
 
(秋纹):“ 太太越发喜欢了,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像这个彩头。”
晴雯笑道:“呸!好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
秋纹道:“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
秋纹忙问道:“给这屋里谁的?我因为前日病了几天,家去了,不知是给谁的,好姐姐,你告诉我知道。”晴雯道:“我告诉了你,难道你这会子退还太太去不成?”秋纹笑道:“胡说!我白听了喜欢喜欢,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管别的事。”众人听了都笑道:“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袭人笑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空儿就拿我取笑打牙儿,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秋纹笑道:“原来姐姐得了!我实在不知道,我陪个不是罢。”袭人笑道:“少轻狂罢!你们谁取了碟子来是正经。”
 
看清楚了吧,晴雯其实是在嫉妒花袭人,因为王夫人把好衣裳先赏了袭人,剩下的几件才挑了给秋纹,所以晴雯借机发作,敲打袭人,并和众人一起骂她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说白了,就是因为袭人受到王夫人的宠信,又给涨了“工资”(月钱加倍),惹起包括晴雯在内的众人眼红罢了。晴雯和袭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她们都是贾母安排给宝玉的,而且贾母对晴雯尤为喜欢,晴雯也自我感觉甚好,不想袭人却通过巴结王夫人地位骤升,晴雯自然心中不平。从书中的描写来看,她几乎找一切机会来挖苦讽刺袭人。什么“因为你伏侍的好,为什么昨儿才挨窝心脚啊!”又是什么“连个姑娘(妾)还没挣上去”,都是她主动发难,攻击袭人的。但袭人从来没有怎么还过嘴。我觉得也不能完全归结于袭人阴狠,袭人本身的性格也是那种“温柔和顺”的人,晴雯被赶,原因也有很多,参看后面的叙述。
 
晴雯在抄检大观园时的表现,也被很多人大力推许。当“王善保家的”要求她打开箱子接受搜查时,她是这样表现的:
 
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儿,便紫胀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那用急的这个样子!”
 
晴雯听“王善保家的”说出“太太”(王夫人)这两字,“越发火上烧油”,于是又怒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晴雯常觉得贾母对她比较喜欢,所以据此为倚仗,自我感觉良好)。
上世纪6070年代,常有人将晴雯在抄检大观园中的激烈举动,说成是奴婢们反对贵族主子的“革命”行为,现在看来也是刻意拔高了,晴雯其实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晴雯之所以在“抄检大观园”中发这样大的火,是因王夫人事先将她训了一通,并声明要赶她走。书中曾写道:“王善保家的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不自在”,于是就告了状。晴雯有“爆炭脾气”之称,所以更容易得罪人,袭人有没有背后告黑状,书中没有明写,但肯定也不会说晴雯的好话。最重要的是王夫人自己对晴雯也没有一点好感,请看书中所写:
 
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他;后来要问是谁,偏又忘了。今日对了槛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长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轻薄些。方才太太说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混说。”
 
我们看这段文字,王夫人对晴雯似乎出于本能般地反感(王熙凤倒有维护之意),这种反感并非完全来自“王善保家”的告状,或者袭人暗进谗言。从上面可以体会到,当时王夫人并不知道晴雯的名字,但一看晴雯“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这种形貌,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其实反映了她潜意识中是十分讨厌林黛玉的。林黛玉一时难以公然下手对付,就将邪火发在了晴雯身上。另外,我们根据探春的形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可以推断出赵姨娘年轻时恐怕也是这等身材形貌。这二人的容貌在王夫人脑海中,都是最最可憎的人,现在都叠加在晴雯身上,自然“数罪并罚”,晴雯的下场可想而知。于是王夫人将晴雯叫来,无缘无故地骂了个狗血喷头,并吩咐“王善保家”的:“你们进去,好生防她几日,不许她在宝玉屋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再处治她。”
所以,此刻的晴雯,看到“王善保家的”,自然怒火万丈,她不敢公然对着王夫人发脾气,但是却敢对着“王善保家的”“开火”,这和是否反对“抄检大观园”,反抗封建势力,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