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卷116_17 【除日】张子容
腊月今知晦①,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②作春书。
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③,言是上冰鱼。
张子容这个人,常见唐诗选本中也少有提及。但如果细心一点,还是会对此人有些印象的。他年轻时曾和孟浩然一起隐居在襄阳,孟浩然的诗集里有不少写给他的诗,比如很有名的那首《秋登万山寄张五》,这里的张五,就是张子容。唐人喜欢称排行,以示亲昵,比如杜甫称作杜二,柳宗元称作柳八。注意这个排行并非亲兄弟的排行,要不你会惊诧白居易的妈太伟大了(白二十二)。不过称排行也有不雅观的时候,高适集中一首诗的标题赫然为《别王八》,让江湖夜雨笑得呛了水。细读孟浩然诗集,写给张子容的诗不只一首,像《送张子容进士赴举》、《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等等,都可以证明两人是至交好友。
现在孟浩然在诗坛上的声望比张子容要大得多,但是在当时,恐怕孟浩然却是非常羡慕张子容的。因为比起孟浩然应举不第,四处求职无门来,张子容要幸运得多,他倒是一下子就中了进士,当了乐城的县令。虽然最终张子容还是“弃官归旧业以终”,但人家毕竟风光了一把,以后醉后夸口,也能唾沫星子乱飞地说:“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而孟浩然临老还是双眼通红地哀叹:“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最终也没有过过官瘾。
张子容的诗,总体来说不如孟浩然,他写过《春江花月夜》二首: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虽然也不算太差,但在张若虚那首震古铄今的绝世之作遮掩下,张子容这二首不免默默无闻,无人提及了。但张子容毕竟是孟浩然的好友,也非等闲之辈,他的有些诗很接近孟浩然的风格――“语淡而味终不薄”,可以从平平淡淡的句子中透出无穷的滋味。
本篇这首诗,写的是除夕的情景:
在张子容笔下,除夕这天,人们拾足了柴禾,好暖暖地过个冬夜,好好地煮一顿年夜饭,家家窗上都贴上窗花什么的,添了一些喜庆气息;此时的柳枝已泛青,似乎春风已至,几朵梅花开放,远见却似残雪未消。邻居送上一对鲤鱼,说是冰开后自已跳出来的……这一切,都洋溢着新春情趣,弥漫浓郁乡情。
这首诗中,不像李峤的“岁岁高堂列明烛”那样,写的是玉堂华厦中的年夜风光,也不像高适的“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那样写的是天涯羁旅中守岁时的个人愁绪,而是像杨柳青年画一般,以广阔的视角写出寻常百姓过年时的情景,透着强烈的农家风味,乡间的烟火泥土气息,如同田间新剪的春韭一样清新。
其友孟浩然有一首《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历来为诗家称道。张子容的这首诗虽然所描绘的事情不同,但风格却是同样的朴实淳厚,如果以酒喻诗,此诗便是一坛士制家酿的糯米酒。
① 晦:每月的最后一日。
② 牖:窗户
③ 双鲤:古诗中往往代指书信,如“客从远方来,赠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但此处并非指书信,就是指真的鲤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