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碧玉(一作窈娘)
卷81_9 【绿珠篇】乔知之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此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 容颜为君尽。
这首《绿珠篇》就包含着一个凄惨的故事,碧玉是武后时代左司郎中乔知之的家姬。乔知之在当时也是一时才俊。他的弟弟乔侃、乔备以及其妹乔氏(《咏破帘》一诗的作者)都能诗善文,乔知之对碧玉十分喜爱,甚至因为她连正式的妻子也不娶。要知道,在当时,家妓是不能成为正妻的。正妻必须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才成,所以,乔知之为了和碧玉过甜甜蜜蜜的二人世界,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正式娶妻。说来碧玉真是好幸运,居然遇到了这样的主人,谁知道,这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好日子,没有过多久,就惹来一场塌天大祸。
当时被封为魏王的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子,一度曾觊觎太子之位,权势熏天。他不知道从何途径得知碧玉非常美貌,于是就借口让碧玉去教家中的姬妾梳妆,就此霸占了碧玉,将她关在自己的王府中,再不送回乔家。也许对于一般的人家,抢走个家妓,并算不了什么大事。可能有的人还巴不得送女人给炙手可热的武氏宗族呢。但乔知之和碧玉的感情,却非同一般,失去碧玉后,他茶饭不思,夜不能眠。
乔知之倒在病榻上,怎么也难以忘怀碧玉,于是写了这篇诗,托人传到碧玉手里。碧玉看后,泪流滂沱,念及过去的那些恩情,她决意不再偷生,于是将此诗缝在裙子上投井自杀了。武承嗣的家人在井中捞到碧玉的尸身,发现了这首诗,武承嗣推想是乔知之所写,盛怒之下,指使酷吏诬告乔知之谋反,将他下狱处死,并灭三族。说来武承嗣这厮歹阴毒狠恶,决不是什么好东西,幸好武则天没有立他为太子,不然国家落在他手中,可真是要祸国殃民。
不过从《绿珠篇》这首诗中来看,乔知之对于碧玉的爱,也是非常自私的。味诗中之意,像什么“明珠十斛买娉婷”之语,明显就是视碧玉为他的私有财产。并且诗中以晋代石崇的家妓绿珠为主殉情的的故事来诱导碧玉为他效忠而死。诗中说:“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明摆着就是说人家绿珠为了主人殉节,碧玉你会怎么做呢?前面所谓的白居易逼死关盼盼一事,应该说是子虚乌有。但乔知之这首诗中,确有想“逼死”碧玉之意。当然,碧玉对乔知之也是一往情深的,不然,她对此诗置之不理,全心全意地博得武承嗣欢心,乔知之也无计可施,奈何不了她。
后人评价此事时,一方面固然觉得武承嗣为人暴戾,挺不是东西的,但是也有人觉得乔知之为了一个女人而破家灭族,很是不值。古代社会中,常以对女人无情绝情为真豪杰大丈夫,而真心真情地爱恋女人者为没出息的男人。由此可见,古时身为家姬的女子想得到一个真心爱自己的男人,是何等之难!
由于政治上你死我活的争斗,失败一方的家妓,往往也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在唐代,这种情况是经常见到的,杜秋娘就是这样一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