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赫连勃勃大王写给我的书评

(2007-02-08 14:55:58)

  赫连勃勃大王是我在网上结识的一位好友,说是好友,其实并未曾谋面。但古人云,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和大王虽未尝杯酒言欢,但神交万里,仰慕已久,早如知已故人。
  赫连勃勃大王真名梅毅,颇有燕赵侠义之风,文笔犀利,豪气纵横,大有展翅恨天低之气概。余心实服之。本人拙作《煮酒论道》面市后,请他写写书评。梅兄虽事务极多,分身乏术,然慨然应允,须臾而就,令我十分感动,谨录于此,请大家共赏:

      道可道 非常道――读江湖夜雨的《煮酒论道》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一般来讲,才子多多貌陋,唐朝罗隐是也;丑人常常心黠,当年大脸是也。而南北朝之认为品藻中的“美颜不裹痴骨”,正应在江湖夜雨这位当代诗词诠释大家身上。此位仁兄,真才子而美姿容,不知造物何为如此偏爱如此“人样子”!
  
  “……他们行色匆匆地穿过闹市,手里拿着怀表,边走边思虑,就连吃饭时眼睛也一刻不停地看着商业新闻,没有任何闲暇。”——
  疯掉的天才哲学家弗思德里希·尼采在一百多年前对美国人刻板、紧张、乏味生活提出强烈抨击——可以想见,虽然科技呈几何级速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智能生活竟长达百余年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本质的进步。
  
  都市生活,蝇营狗苟。所有的童话,背面原来都是阴谋。认识的人越多,反而越喜欢狗!
  
  偶然的机会,在煮酒论史中看到了江湖夜雨的《煮酒论道》,一时间成为我南方躁闷生活的止渴剂和消热剂。特别是映入眼帘的这段话,立刻打动了我的心: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人的心境却越来越浮躁。虽然人们大多都没有衣食之忧,能吃上过去只有杨贵妃才能尝到的荔枝,能用上秦始皇也用不上的手机电脑,但是人们还是不满意,要追求名车豪宅,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和快乐而丧失真我,为钱成奴,为权成奴。现代人的心理痛苦依然存在,就算是一向标榜“我的快乐至上”的80年代后的少年们,一向自命为“喜欢酸的甜这就是真的我”的现代美眉们,也终将品味到人生的苦涩。不说别的,一进入“平日多少咬钉嚼铁汉,一入后便打折骨头”的职场中时,他们就终将明白,现实并不像他们所调侃嘲弄的Q版历史一样无厘头,真正的江湖也是帷幕重重,诡异莫测……
  
  江湖夜雨,无论人品、文品,均属上乘。如其有疵,惟在柔而过刚。看到他的ID,我总是想起宋人“江湖夜雨十年灯”的诗句和刘作家梦窃诗句的“典故”,总以为他是一位潇然老者。和他MSN聊天,才发觉此位仁兄乃一白面书生,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本人最喜魏晋风流,常憎貌陋之人,喜对倜傥风流之士,故而相见即有可亲之感。日后网上交往,虽然交情淡如止水,仍然感觉这位仁兄的豁达和温和。
  
  道之为道,惟恍惟忽!红尘之江湖夜雨,不知何得恍忽之大道!奇才慧根,自是天纵天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江湖夜雨的《煮酒论道》,与那些坊间小写手转抄白话道家普及书籍的大路货截然不同,绝不是只对道家蜻蜓点水般地讲一些小故事,说一些小道理,更不是不懂装懂,标新立异,甚至哗众取宠,那些大路货只是拿“道”唬人而已。江湖夜雨泱泱之文,涵括括了整个老庄哲学的方方面面,且格物老庄,以玄言玄,把不可道之大道,春风化雨般,洒入我等俗人心田。
  
    此外,江湖夜雨不给我们摆谱装样子,不拿“西方哲学理论体系”吓唬我们,他言之有文,流之更远,语言凝练,机锋深远,风花雪月之间,洋洋洒洒之余,把玄妙的道之大义倾注于诗情画意的趣文载体,欣然之间,读毕扪膺,我等如觉醍醐灌顶。
  
  虽然我在网上看过江湖夜雨的色彩斑斓的文字,但还是喜欢捧着一本书来细细地看,老庄之妙,妙在玄妙。由于出门在外,不能向作者索书,急渴之余,我只能自己破费买了一本,但心中想,签名本还是要向江湖夜雨索要的。
  
  江湖夜雨是个心灵澄澈的天才,他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理解,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力,且淡者屡深,言语谆谆:
  
  “我们学会懂得平静坦然地面对这世间的一切,懂得天地的博大和生命的真谛,不再强求,不再偏执,得失随缘,知足常乐。让我们学会像婴儿一样单纯,从简单的生活中寻找真正而长久的快乐,对万事万物存一颗童真之心;与此同时,也教我们学会像圣哲一样睿智,像一个高明的棋手,早已算清世间这个大棋盘上的种种变化,然后怡然自若地应对每一着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难道。可是,到了江湖夜雨笔下,让我们低回莞尔之际,直达天人合一之境,道之为道,似可求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