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波回忆录·科学实验及小区修改

(2023-01-19 14:47:14)
       科学实验及小区。
       我第一次接触实验和试验小区是跟吉林农大的的毕业生邓放在龙庆队的四号地的西北角,离老窑地南不远的地方划了块地当了实验用地,进行了小麦肥料用量实验,开始长得非常好。试验地的肥量很足,小区的设计都是邓放的主意,遇到一场风把小麦给吹歪歪了。虽然没有成功,却点燃了我的科技梦想,这才有了我从东北农学院毕业后对科学实验的执着,甚至与李敢峰顶牛。
       我在实验区里开展了系统的栽培试验,把良种站的传统的品种引进试验项目交予其他技术人员进行,还进行了陆稻品种引进和试验。当时的大豆技术员是红兴隆农技校毕业的战涛利、小麦技术员是张莉记得也是红兴隆农技校毕业、玉米技术员先后由北农大毕业的姓胡的大学生和本地的王桂芬,我去后又设置了陆稻小区。这段时间小区技术来源有所扩大,与合江所、东农、绥化、农垦科学院都有过往来,农垦科学作物所的祝宝林所长及作物所的卢林纲主任、中国科学院的樊慧研究员都有过往来和交流。凡是我到这些科研单位都是先到他们的实验小区转一圈,把看到的记在本子上再找他们交流,他们好一二点的技术我都做到心里有谱,以至于祝所长跟他的手下说:北兴的任波来了都小心点别把咱的家底都叫他给摸了去。有一次搞职称评定,祝所长跟我说让我准备三千元评审费,他对我说:你的材料我这都有,也够格,只是这评审费要你自己出,你够进高的条件。祝所长当时是垦区职称评定的负责人。但当时有个说法,中级和高级退休待遇没有区别,我就放弃了这次机会。
        我在农场的小区里把我学到的知识都用到了实验上了,除了普通的实验与分析技术我还采用过回归旋转设计技术,就我所知在红兴隆还有农机校的一位姓樊的老师使用过(我记不住他的名字了)。
       为了尽可能提高产量,我又从牡丹江一个科研所引进了冬小麦,对方介绍说这是经过驯化了的资源,有望推广。我引进少量种子在十二连和九连进行了试种,得到的结果是,若要种植冬小麦其前提是要使种植的地表形成小垅以造成抵御严寒威胁的条件,目前技术做不到这一点,于是我放弃了对冬小麦的期待。
        当时北兴农场实验小区在新技术拥有量和来源上在垦区内都属比较先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