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好有两个:读书和旅游。
我的读书最初动力是因为生活的寂寞和为了识字,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了闲余时间。我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林海雪原》,在当时的任波看来曲波的文笔朴实中蕴藏着优美,描写风景时又不乏激情。我在看过此书后在一天早晨起来看到了与之相似的清晨美景,于是我摹仿着在我的作文里写了一篇文章,居然得到了老师的欣赏,给了我一个鲜红的5分!这极大地鼓舞了我阅读文学书籍的兴趣。我尽自己的可能去读能借到的书,几近疯魔。有一年,我接到到农村支援脱谷的任务,实际是去帮着农业社脱谷小麦。我们是开着自动康拜去的,我干白班、驾驶员干夜班。我下了班无事,那时又不会喝酒,我就在借住的东家那寻到一本前无头后无尾的《小五义》如获至宝,吃完晚饭就着昏暗的豆油灯看了一宿,这帮着我把难熬的夜晚变成了快乐。支援回来,我又看了几本十八世纪的文学名著,诸如《包法利夫人》、《吝啬鬼》、《唐·吉诃德》、《鲁宾逊漂流记》等和高尔基的《海燕》,因为书的来源有限只有这些。都是辗转从个人手里借到的。我看得更多的是一些中国的小说,以鲁迅的小说和浩然的长篇为主。
我的旅游梦想是从场内的山川开始的。北兴农场地处黑龙江的东部一级支流松花江的两个二级支流倭肯河和挠力河的源头,我对着两条支流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考查,多次攀登了七里嘎山。我整理了北兴农场的地名并写入《北兴农场志·地名录》。倭肯河有北、东两个源头。北源起于金矿北边的草甸子,在任波探源时看到的是因水流向下冲刷涮走土壤形成的河床;东源自三十一连住区,源头长有众多水冬瓜林。挠力河的源头在黑山往上的季节性河沟。说起来我的第一次场内旅游还是我因工作需要进行的踏查或与有关单位的联系中完成的,那时出差有伙食补助,一天几角钱,省着点可以果腹,每天一个菜:辣豆腐。
到省外我最早游览的是千山山脉,是辽宁省有名的山脉,我妻子早年曾由他的父亲领着回去过去一趟,已经好久没回去了,我携妻再次回去了一次,见到了她的亲戚。在千山我独自爬上山腰,看见了山里的景物,比如山半腰的可怜松和斜身贴着石壁才能过去的一线天。
退休后我游览过北京的燕山,在公汽车站点过一水库然后沿山势爬过山顶,一路听着鸟叫、看了马戏表演。随后我到了北戴河,我这不是头次来北戴河了。望着熟悉的街景使我回忆起那年总局史志办史桂霞领队参加全国修志培训班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到北戴河,在班上我听到了梁滨久老师讲的课;我知道北戴河鸽子窝是看日出的著名的景点,但那次去却错过了机会,原因是去早了公园不开门不让进,开门了又错过了观看日出的时间。我只好沿山路遛弯。我第二次到北戴河是住在一家家庭旅馆,去的机会很巧正是马上到旅游旺季之前,所以房价还很便宜,每天沿着街道可以一直走到海边观看海市。我就在一处海水只到腰间的地方下了水,海底很缓,我把头埋在水里可以浮起来但不敢再往深里去了,因为我不会水。离开北戴河我便来到济南的历下,在那里看到了趵突泉、攀上历山在山顶领略了黄河流域山顶风的滋味;在大明湖畔拜访了辛弃疾和李易安的的遗迹,没顾得到老家淄博便从后坡上了崂山,只看到崂山道士的塑像,不过从山上下来的水倒很清凉。在烟台游览了郑成功纪念馆。出了山东我坐火车路过沛县,买了一块狗肉,是比别的地方的好吃。在南京我徒步走过长江大桥,在桥北见到江南人在为一角零钱争吵,我听得不耐烦,转身离去。过了南京我们一行人到了溧阳我三婶家祭拜了我的三叔,三婶家房后有一口浅水井,南方天气热,黄昏就在井旁的大锅里用水冲澡而不觉得凉,当清凉的浅水井的井水从头浇下时的感觉老爽了,我们住了些日子便遍体透着清凉。从三婶家出来,我们向南游览了会稽山,这里与大禹治水有关,拜谒了大禹陵,还攀上了香炉峰的峰顶。后来我们住进了惠阳区的学府一号小区中一栋高楼的第二十层。小区有公共汽车通往别处,在惠州境内不需要交车费,坐车可以到淡水的站点,然后再到其他地方,我就采用这种办法去拜谒了叶挺将军的故居。我还到过惠州,游览了那里的惠州西湖,拜谒了苏轼的雕像。观看了苏轼与他的爱妾王朝云的生活塑像。在潮州我拜谒了韩愈的纪念馆。我们住在大孙子在惠阳的高楼帮着她接收安置家具,收拾屋子。楼在学府一号小区,那里有人组织居民旅游,只要你报名坐车就是免费的,我借此机会数次到了淡水,到了小不仔(记得是"得"字读“逮”音)蔬菜市场。我们还到了厦门鼓浪屿,参观了岛上著名居民的住处,如林语堂、殷承宗、施琅、舒婷、林巧稚、陈嘉庚等,观看了鼓浪屿的日光岩,在皓月园瞻仰了郑成功的雕像。
此外,我在惠州两游羊台山山间公路、到过潮汕免费住进一家非常干净的旅店:潮州古城牌坊街滨江美栖酒楼,正对着一个大市场;因为参加了当地的旅游组团,住宿完全免费。有一次我们从秦皇岛乘飞机原本在郑州转机到深圳,因那天郑州大雾无法降落而降落在太原飞机场,所乘飞机的公司招待了我们,那是我最享受的一次旅游。在广东我也到过红树林,与香港隔小海峡相望。我还有许多想去而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是我的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