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机械拾禾小麦作业。
农场场院小型机械进行摊晒作业(摄于90年代初)。
农场十二队大马力机车正在进行田间作业(摄于1999年)。
北京知青刘春玲在农场九连畜舍留影(摄于70年代初)。
农场九连养猪三姐妹:知识青年刘春玲、李季平和职工子弟付彩兰(摄于1971年)。
农场鹿场养殖的马鹿长起鹿茸(摄于1993年)。
农场畜牧科技人员在十队进行“两牛”检疫(摄于1990年)。
1983年制造完成的农场采金船。
1968年,大批城市青年从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来到农场(摄于上海火车站)。
知青在农场连队的留影(摄于1969年)。
农场学生祭扫李军烈士墓(摄于1984年)。
李军烈士(前排左一)在农场仅存的照片(摄于1969年)。
农场九连炊事班成员合影(摄于1970年)。
团广播站人员到田间作现场宣传报道(站立播音者为知青冯秀清,摄于1971年麦收)。
时任农场教师的北京知青袁大任在辅导小乒乓球队学员(摄于1979年)。
1977年,农场基层民兵参加红兴隆管局训练。
1984年,农场举办了“庆祝乒乓球队建队十周年”活动,图为与会人员合影。原农场俱乐部(摄于1970)。
翻新后的农场俱乐部(摄于1989年)。
农场机关办公楼(摄于90年代)。
农场小学教学楼(摄于90年代后期)。
农场职工住宅楼(摄于2001年)。
原农场五分场隆庆宣传队正在演出(摄于1963年)。
70年代中期农场二十三队宣传队演出剧照。
团宣传队剧照,二人转《一分钱》,赵炎(男)、尔淑萍(女)(摄于70年代)。团宣传队剧照,器乐合奏
《大寨红花遍地开》(摄于1975年)。
团宣传队剧照,舞蹈《日出之前》,侯金城(男)、余(任波2022年8月17日注:此字应是佘字)香琦(女,已故)(摄于70年代)。
团宣传队合影(摄于1975年5月)。
农场五届一次职代会会场(摄于1997年)。
1986年,部分参加农场开发建设人员合影。
北兴农场离休干部合影(摄于1999年7月)。
1995年8月,著名相声演员、原农场五队知青赵炎回访农场。右二为赵炎,右三为张树金。
80年代末,部分建场人员合影。
农场自走式收获机双轮防陷改装田间现场,左二为场长范涛(摄于1992年)。
管局副局长李敢峰(左三)由农场副场长乔东升(左一)陪同参观农场农机具改装情况(摄于1996年)。
1993年,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樊惠(左三)由农垦科学院卢林纲(前左三)陪同来场收集根瘤菌样品,考察生物技术应用示范田,与场科技科长王国亭(左四)、推广站站长任波(左七)等人在十二队田间。
2000年,八一农大杨方人教授(右二)在农场二十四队考察暗垄密试验田。
右一为农业副场长沈明学,右四为种子公司经理孙学亮,左一为农业科长刘文江。
1994年8月,管理局植保学会在农场召开植保技术现场会。图为与会人员在田间采集样本。
1993年,在农场十二队设立冬小麦试验区。图为十二队技术员吴瑞英(右)与工人在播种。
农场小麦小区试验田一角(摄于1992年)。
农场二十一队职工正在进行小麦出风(摄于90年代初)。
农场水稻田长势旺盛(摄于90年代末)。
农场职工正在进行机械深松作业(摄于1990年)。
1999年,农场职工正在进行经济作物茎秆还田作业。
农场职工正在十五队收购点交售甜菜(摄于1996年)。
农场正在放牧的牛群(摄于1997年)。
农场林地养鹅(摄于1999年)。
农场六队养猪专业户李景兰家庭养猪场(摄于1996年)。
农场十五队地面青贮饲料窖正在装窖(摄于1996年)。
位于农场八队的人工针叶林(摄于2002年)。
1980年被划出场界的阿尔哈山,于90年代被林业局伐光(摄于2000年二十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