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006-12-20 15:32:26)
分类: 学习笔记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弟,即“悌”也。所谓“孝悌”,就是“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首先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首重德育,其大用是“先正其心”。君子修道,必求其根本,本立而道生,方有得道之希望。什么是根本呢?《论语·学而》中有这么一句话:“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见,德行的根本就是“孝悌”。人身来自父母,兄弟情同手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孝悌呢?可怎么做才算是孝呢?《孝经》讲孝比较的详细,简言之,普通人尽孝,开始是养父母之身,也就是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让他们的身体安适;进一步是顺父母之心,在符合道义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父母的心愿、意志,让他们的精神、心灵得到安适。做到这两点,就会让父母身心俱安,真正的得到幸福、自在了。像读书一定刻苦勤奋、做事一定尽职尽责、为官一定清正廉明,等等,都是孝子应有的行为。哪怎么做才算是悌呢?简言之,兄弟姊妹之间和乐共处、没有怨恨,既不会为了资财而计较争夺,也不会为了言语而发生口角冲突。孝悌之人,在生活中很少有犯上的,更很少有作乱的。很少有人犯上作乱,社会由此而得安宁。从前的童蒙教育,便是在子弟年幼之时正其根、固其本,以免养成恶习。今天人们忽视了,使得子孙从小就根脚不正,长大成人,坏习气已然长养成为了性格。既使想回头,发奋自新,也是费尽了气力,更何况发奋之人并不多见。今天人们教子、教学,多是从利禄起见,以功名利禄诱导他们,不是希望子弟成圣成贤,而希望他们追求高官厚禄。于是,念头有了偏差,行为也就跟着错了,使得今天的人们是有学历而无学问,懂得很多知识而不懂得做人了,能称得上人才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首先做到了孝悌的本分,就尽自己的能力来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明白数字的运用和变化的原理,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的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这是数学中基本的十进位的算术方法,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先有“量变”方有“质变”。水滴石穿,水本是至柔之物,为什么可以穿透至刚的石头?就是因为不懈的努力。从前有个富人,看到了一座非常漂亮、宏伟的高楼,就想,自己也应该拥有一座同样的楼房来显示自己的富有。他就花钱请了一些最最有名的工匠,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楼房建起来。于是,工匠们便即刻投入到了建设高楼的工程里去了,他们开始测量、选择合适的位置、开始打地基……没想到,富人却突然生气了,他说:“我要的只是最高的那层楼,你们只要把最高的那层楼给我建好就行了,为什么做这么多没有用处的事情来浪费我的银子呢?”呔,“空中楼阁”只不过是个梦想,“万丈高楼平地起”,成功怎么会是瞬息间的事情呢?俗话也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情、求学问还是要脚踏实地一些的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